发布于:2016-05-27
原创

郎景和院士:协和使我成长 我愿与大家一道向前远航

这位拿着手写的发言稿,措辞谦逊、态度和蔼、信念坚定的老者就是我国首屈一指的妇科专家——郎景和院士。

编者按:2016 年 5 月 25 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启动会在协和学术会堂召开。启动会上有一位 76 岁的老人拿着自己手写的发言稿迈着矫健的步子,走上演讲台。

他的第一句话是——「我是妇产科大夫,在这里工作整整五十二年」。

他最后的结语是——「我愿与大家一道前行,虽然不如大家矫捷,那就跟在后面晒一下稳健。」

这位拿着手写的发言稿,措辞谦逊、态度和蔼、信念坚定的老者就是我国首屈一指的妇科专家——郎景和院士。

5 月 27 日是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面试结束的日子,让我们重温郎院士在启动会上给莘莘学子们的谆谆教诲,体会院士对中国医学事业的赤诚之心。

图 1 郎景和院士在启动会上发表致辞

以下为郎景和院士讲话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同事们:

我是妇产科大夫,在这里工作整整五十二年。从翩翩青年到年逾古稀,其间除了下乡医疗队、出国进修,一直在这绿琉璃瓦下度过,「逝者如斯夫」!

很多人都在问,我们自己也在想,「协和到底与其他医院有什么不同?」「她的特点在哪里?」

我以为,协和的院训表达的最清楚了:「严谨求精,勤奋奉献」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了医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也完美地描绘了协和的历史和愿景。

严谨、求精是科学作风,科学精神;

勤奋、奉献是人文作风、人文精神。

我们可以写出一连串令人敬仰的名字:张孝骞、林巧稚、黄家驷、吴英恺、吴阶平……等等,我们跟随其脚步,我们跻入其行列,在其中学习与工作,我们是幸运的!

从来协和的第一天起,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这里浓厚的学术气氛、严格的规章制度,到现在依然是满满地令人深长的、振奋的呼吸。从内科大查房到妇产科月报会,从周三下午琳琅满目的学术活动海报到吸引全院同道都热望参与的 CPC,以及国内外的学术会议…….。

协和大夫「泡在医院里、泡在病房里」—— 这是科学精神、是负责精神!看看当年吴英恺大夫一天的工作安排吧:

「六点起床,七点早餐。餐后抓紧巡视自己管理的病人,有的换药、有的改医嘱。八点以前赶到手术室,手术很难在中午以前结束。吃了中饭,下午两点门诊,忙到四点多钟,又得到病房查房,看手术后患者和重症病人。随之常有新病人入院,就得抓紧时间写病历,还要自己做血、尿、便化验。晚饭后除全面巡视自己的病人外,还需继续写病史、病程记录、手术记录,整理化验报告等。常常到十点左右,之后还要看书、读杂志……。」

老一辈这样做了,我们这样做了,年轻的朋友们也这样做了。薪火相传、乐此不疲。

我们知道病患的期望,肩上的责任。病人说:「我们千里迢迢到北京协和看病,是到了头,无论怎样,我们也心甘了!」我们当然要力求把每个病搞清,要尽力把每个病人治好。

当然,我们也应该坦诚地说,「我们不能保证把每个病人都治好,但我们保证好好治疗每个病人」—— 这正应了特鲁多的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而总是给予关怀和慰藉。

因此。我们始终牢记「临床医生要永远临床,离床医生不是好医生。」虽然有所谓「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化,虽然有「循证医学」、「精准医学」向我们昭示科学进步耀眼的光芒。

但经验仍然是基础,一个掌握了「证据」而没有「经验」的医生,仍然当不了好医生;一个掌握了「精准报告」,而没有个体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仍然治不好疾病。我们从不鄙薄基础研究,却更应该重视临床研究,并致力于两者的转化!

当然经验是实践,经验靠积累,经验需升华。

因此,我们不能忽略,或者更应该强调医学的人文性。医学的人文性是医学的本源,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强烈渗入、推动医学进步的同时,医生或医学的「去人性化」、「心智板结」尤应引起警惕。

100 年前,伟大的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

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这三道难题不是解决了,而是愈演愈烈,依然困惑着现代医学及医疗的发展和改革。

重读奥斯勒的箴言,苦思寻觅医学的核心,担心依旧。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哲学思考,加强人文修养,只有从医学本质上修炼,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职业洞察、职业智慧和职业精神。

正像协和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技术的锤炼,更有品质的塑造。对于协和,此时,我油然想起这样几句话: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你是我的生根,你是我的向导。

你的培育,你的力量,

使我成长,一直向前远航!」

我愿与大家一道前行。虽然不如大家矫捷,那就跟在后面晒一下稳健。

谢谢!

图 2 郎景和院士的发言手写稿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