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做医生,谁没碰到过几个欠费的?出了叹息无奈,还能怎么办?今日,钱江晚报推送了一篇患者欠费的文章,文章描述了某医院医生在大年夜抢救一位不到 30 岁的高...
编者按:做医生,谁没碰到过几个欠费的?出了叹息无奈,还能怎么办?
今日,钱江晚报推送了一篇患者欠费的文章,文章描述了某医院医生在大年夜抢救一位不到 30 岁的高危产妇成功后,患者逃费的事儿。这样的过程估计大家都不陌生,除了患者情况不一样,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科室分摊,主管医生扣钱。
在这里事件里,钱医生等医生大年夜花 4 个多小时救回来的产妇,逃了,最后的结果是「一共 4000 多元,我们科室 13 个人,每人承担 300 多元吧。」
当事医生也感慨:「刚发现她逃走的时候,有些难受,觉得我们的工作有些不值得。我在台上汗水滴不停,还帮他们考虑怎么省费用,怎么样做到最安全,到头来没有掌声、没有鲜花,只有罚款。」
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为什么不用?
媒体这几年将患者欠费的情况几乎「挖」个遍,现象、现有解决办法、法律层面都尝试「突破」,可医生负担患者欠费的情况依旧「屡禁不止」,为何?
2015 年华西都市报的「成都 5 家三级医院 1 年被欠费超千万 常年存『死账』」提到,早在 2014 年成都就有了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方案,设立了成都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但成都某三甲医院的负责人表示申报救助金极为困难,2015 年上半年,该院申报了 60 多名需救助的患者,但只申请到 4 个名额,拿到几千元,符合条件的病例极少,申报非常困难。
有些患者并不弱 欠费「嘴脸」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真正无支付能力的患者逃费外,「恶意欠费」的情况也不时发生(尽管「恶意欠费」的定义本身就很模糊)。
zhugangqiang:早几年遇到好多,特别是面部外伤的,说来的急,钱没带够;或者说你先做着,家人马上送钱来,绝对不会少你钱。你要是犹豫马上就会说医院救死扶伤,没钱就不就人了吗,大道理讲的你没词,如果你做好了,他们就说钱马上来,等会。等你去忙其他病人时,他们已经没影了,或者嫌你收的钱多,让少收点,不然拒交,或者胡搅蛮缠,比如耳朵伤了,你给他写个面部外伤,不交,非要写耳外伤才交,医院统一规定头面部都是面部外伤,病人就会说那是你医院的事,我就交耳外伤,你们乱收费,不然我找记者给你们曝光,不但不交钱还吵你一顿!都是工作中遇到的真实事件!
比垫钱更可怕的是被叫白眼狼
说起患者欠费问题,并非一两句可以解决的,院方也无奈、医护也伤心,可比这流汗罚钱更为恐怖的是那张不问清楚事实就张口的舆论。
mujian171717: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老师就经常遇到。我在肿瘤科实习,跑了就跑了呗,为几千块钱去农民兄弟那里讨钱,而且是马上走到生命终点的人,确实是不忍心。我的老师就从来没要过,虽然很多人已经留下地址了,人穷志短,其实这些人还是很善良的,最让人寒心的莫过于说我们是白衣狼了,受点委屈到好说。
指望不上 靠自己
以下是临床医生的总结的「经验」,它们也是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们的出现也是因为医生是人,也需要养家糊口,「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情况下,或许只能大家「肝胆相照」。
zhugangqiang:现在学精了,钱不交好说,先慢慢处理,缝的差不多时剩几针不缝了,在手术台上陪她等,什么时候交来钱,什么时候下台,交不来钱就等吧,也给你处理,这一招真灵,这几年还真没跑的。
fjfbobo1:我们医院对急诊病人规定是临床医生有 24 小时紧急处置权, 也就是说 24 小时内用药, 治疗和检查只要不是太出格, 一律由医院承担这些费用, 超过 24 小时后的费用和治疗则由医院审批后进行。
最后的最后,我放图,你说话,欢迎各位在留言区说说你的「小妙招」。
投票:患者欠费这事儿,你怎么看?
人情你们领,苦力我们出
政策细则执行困难
不能让医院、医护人员出力又出钱
部分患者是真的无能为力,有苦衷
建立患者逃费信用制度
不知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