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9-17
原创

方寸之间,云南省阜外医院开启微创「心」时代

近日,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助理、外科管委会主任王小啟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完成多例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及微创大血管开放手术,为医院微创心外手术的常态化开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更标志着云南省阜外医院心外科微创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为区域内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

近日,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助理、外科管委会主任王小啟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完成多例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及微创大血管开放手术,为医院微创心外手术的常态化开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更标志着云南省阜外医院心外科微创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为区域内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

9 月初,来自丽江的陈女士(化名)来到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门诊,住院完善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多孔型房间隔缺损,经过王小啟教授团队详细的评估和讨论后,决定为陈女士行全麻低温体外循环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从肋间入路的切口,避免了胸骨锯开的创伤和痛苦,不开胸骨,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用较小的创伤获取较好的疗效、较大的功能恢复。

方寸之间,云南省阜外医院开启微创「心」时代

同一周,王小啟教授又为一位女性患者完成胸腔镜下心房肿瘤摘除术,为一名老年男性患者完成胸骨上段小切口 Wheat’s 手术(主动瓣膜置换术+升主动脉置换术)。微创大血管手术是通过胸骨上段小切口完成大血管及瓣膜置换。术中只用纵行劈开部分胸骨,保护了胸骨的完整性,提高了胸骨的稳定性。术中胸部创伤小,术后患者胸部疼痛轻微,恢复迅速。

方寸之间,云南省阜外医院开启微创「心」时代
术中所见肿瘤
方寸之间,云南省阜外医院开启微创「心」时代
胸骨上段小切口

传统外科手术方式是经胸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缺损修补术。直视下修补较为确切,成功率高。但创伤大,存在一定量的失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贫血,体外循环后脏器功能损伤存在,术后康复时间长。

微创操作的难度在于需要在狭小的空间进行常规切口术野下几乎同样的操作,在特殊手术器械的加持下,每一步的手术操作对于术者操作的精度和熟练程度都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每一针缝合的位置和深度,每一个动作的幅度和精准度,都是决定着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方寸之间,云南省阜外医院开启微创「心」时代

与常规切口相比较,微创切口的损伤较小,恢复较快。

方寸之间,云南省阜外医院开启微创「心」时代

三位患者术后送入成人外科恢复室(SICU) 进行监护治疗,均在术后当天除了气管插管,真正实现了「快通道外科治疗」,第二天便转回普通病房。在术后第五天,患者康复出院。「感谢云南省阜外医院的医生,没想到才几天的时间我就可以恢复出院。」走出病房的时候,陈女士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出乎意料的康复速度让陈女士百感交集。

什么是微创心脏外科手术?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是心脏外科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相较于传统的心脏外科开胸手术而言,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具有明显优势:皮肤切口小,仅有 3 个 1~2 厘米小孔;不用切断胸骨和肌肉,手术完毕不用大量的缝合和钢丝固定骨骼。

该手术对术者的要求高,经过心外科 10 余年的发展,胸腔镜下行房间隔、室间隔修补和二尖瓣置换术已被证实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形式,更体现对患者的医学人文关怀,避免了手术留下的巨大疤痕给患者康复后带来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对于一些高龄、心肺功能不全及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不适宜传统开胸手术患者,这种微创手术方式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多例微创手术的成功实施为我院心外科手术团队、术后监护治疗团队提供了重要的经验累积。王小啟教授将继续带领外科团队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践行阜外「品质与创新」的要求,不断开展新技术,让区域内的患者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简介

方寸之间,云南省阜外医院开启微创「心」时代

王小啟,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助理、外科管委会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工作近三十年,具有较丰富的心外科临床经验,诊疗技术水平高超。

该同志熟练掌握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技术,独立完成包括复杂先心病手术、重症心脏瓣膜替换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各类大血管手术、心脏移植手术等 7000 多例,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 项、参与编写心脏外科学专著 3 部、发表 SCI、中文核心高质量论文 50 余篇。2017 年度华医纵横心脏重症领军人物、高级留澳访问学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