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22
原创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善意与温暖从未散去

2022 年 4 月,上海实行了全域静态管制。全市公共交通停摆,小区封控,物流停止… 在上海按下暂停键的时候,高博医学(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上海闸新中西医结合医院依然充满了忙碌的身影。在这艰难的 2 个月里,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肩负着工作和社会责任。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了患者、家属以及同事,用行动诠释着「大爱」。一幕幕平凡而又感人的画面在这里无时无刻地发生着……

她骑行千里去上班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善意与温暖从未散去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善意与温暖从未散去

今年 4 月,因防控需求上海市所有公共交通全面停止,让没有私家车的医护人员的通勤变得困难重重。但公交地铁的停摆并没有阻碍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住院医生卢诗佳每天准时上班。卢医生家住徐家汇,距离位于静安区的高博上海闸新医院单程就有 15 公里。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骑共享单车往返于医院和家里。就这样从春天骑到了夏天,每天上下班往返骑行 30 公里,2 个月骑行了将近 2000 公里,成为了高博上海闸新医院骑行最长的同事。卢医生笑着说:「作为一名医生,是一定要对患者负责的!好在医护可以凭证明出入小区,所以即使是小区封控,没有公交也肯定是要去医院的,患者的治疗一天都不能耽误。特殊时期下让患者每天都能看到他的住院医生,自然心里肯定也更安心一些。医院的资源已经很紧张了,我就不占用大家休息的空间了。每天骑车上下班,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是大家的「车夫」呀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善意与温暖从未散去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善意与温暖从未散去

在上海公交系统受限期间,有私家车的医生们则是担起了「车夫」的重任。高博上海闸新医院魏道林医生以及潘慈医生提出分别接送浦西和浦东的医护同事上下班。他们每天早上 5 点起床,负责同事们点对点的接送,回到家里的时候通常已经很晚了。不仅是对医院的同事,医生们更是无偿帮助了许多患者及家属。4 月的某一天一位患者家属需要回乡,魏道林医生用自己的私家车把家属送到了火车站,助他返乡。魏医生云淡风轻地说:「这些都是顺手的事儿。特殊时期,能帮就帮一把,我们能做的其实也很有限……」高博上海闸新医院邵珊医生在 5 月的某天夜里接到了患者的求助电话,得知在外院做完放疗叫不到 120 回到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于是邵医生凌晨 12 点开私家车前往外院去接患者,刚好救护车也到了。邵医生上前安抚完患者及家属后才返回医院,而那时已经是凌晨 2 点。

我的「团长」我的团

物资最紧张的时候,护士长王波、李琢成,苗松林医生以及患者服务部主任周静就主动义务担任起了「团长」一职,承接了各个楼层患者、院内各科室的团购跑腿业务。她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只为满足在院患者及医护的需求。王波护士长笑称自己是带「资」入组,从水果、鸡蛋、泡面,到餐巾纸、尿不湿、各种卫生用品什么都开过团。「印象最深的那次就是我和李护士长大半夜终于找到了一家正在营业的便利店,一边对着之前收集的采购清单,一边开着视频给在医院的护士们现场直播。大家住在医院这么久都挺辛苦的,我们肯定是想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一起坚持到底!」王护士长说道。同事们也能经常看到苗医生和周主任在群里喊大家接龙,每次到医院就能看到他们从后备箱大包小包地往医院里运送通过自己渠道团购来的物资。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善意与温暖从未散去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善意与温暖从未散去

「有我们一口吃的,就饿不着患者」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善意与温暖从未散去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善意与温暖从未散去

特殊时期,物资相对匮乏,患者又需要营养的支持,家属们都非常地焦急。四病区护士李璐璐对待患者总是像亲人一样,她发现这一情况后,把通过自己的渠道团购来的水果物资等主动分享给了家属们。护士长夏燕、朱春颖和采集室肖志慧老师也纷纷加入了这个行列。朱护士长把团购到的 20 包馄饨不假思索地分给了患者家属以及同事们,自己就只留了一包。她说:「有我们一口吃的,就肯定饿不着他们!在这样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我们作为护士也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满足患者的需求,保证患者的营养。」夏护士长和肖老师更是将家里团购到的蔬果零食都带到了医院分享给了大家。

故事还在继续...

这场考验所带来的失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充斥着不安与焦虑的环境下挺身而出的他们,把所能拼凑,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坚定地守护着身边的同事和患者们,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在那一件件防护服下藏着的是一颗颗有爱、有责任、有担当的心。每个人都在坚守岗位,考验没有结束,感人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