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作家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他们的故事可能不广为人知,但他们是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者。那些战争经历,已经凝结成永恒的精神,成为沉甸甸的国家记忆。70 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他们是作家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他们的故事可能不广为人知,但他们是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者。那些战争经历,已经凝结成永恒的精神,成为沉甸甸的国家记忆。
70 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启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途,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2020 年是抗美援朝 70 周年,也是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建院 70 周年,今年的「八一」建军节意义非凡。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曾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复退军人文翠丽、王成忠、覃照群,聆听他/她们的抗美援朝故事。
送信给彭德怀总指挥
院领导慰问覃照群(左四)
覃照群,男,1932 年出生,1950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 38 军 114 师当通讯员,不久就随部队北上参加抗美援朝。曾参加著名的云山战役和长津湖战役,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1954 年随队回国后,在军校上了三年半的学,毕业后进 46 军任连长。转业后辗转调至广西江滨医院任环卫办公室主任。
覃照群在采访中回忆了他亲历的一场反击战 (节选):
……当尖刀部队冲到主峰前 300 米高地时,敌人把早已装满汽油的大桶引燃, 天上照明弹把整个 394.8 高地照得通亮。敌人猛烈炮火,步机枪开始拦阻射击。我们进攻部队伤亡很大,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反而都勇猛往前冲。当尖刀部队冲到主峰时,只剩下 25 个人了,连长、排长都牺牲了,但是在高润田指挥员鼓励下,尖刀一连每个战士都坚定信心,坚决固守既得的阵地。
1951 年 10 月 7 日这一天,他们打退敌人反扑 7 次,粮弹已经耗尽,高指挥员发动大家上阵地前捡敌人的枪支弹药。新战士王海在敌人死尸堆里找到两把机枪、一箱子弹,他便一个人把这些扛了回来。
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哪里战斗激烈高指导员就在哪里,手上不是冲锋枪就是重机关枪。他嗓子喊哑了,衣服被血染红了,除了牙齿还是白的,全身都是硝烟尘土,散乱着头发,眼睛布满血丝,还是顶着硝烟烈火奔跑在阵地上。
……
到了第三天上午,阵地上的争夺仍然很激烈。342 团一个营 1500 多人也仅剩 200 多人了,刘保山营长已经壮烈牺牲。此刻敌人的炮火更加猛烈,兵力不断地增加,这两天我们人员伤亡最大,粮尽弹绝,派出去给总部请求炮火支援的两个通讯员也在路上牺牲了,指挥所里的人们都很紧张。
我挺身出来,向翟师长说:「一号(师长代号),让我去!」
他看了我一眼:「好!把这封信交到彭德怀总指挥手中。」
「保证完成!」说完这四个字,我就接过信,带上一支卡宾枪和一个手榴弹冲了出去。
一路上敌人炮弹在我耳边落得像雨点,但我无暇顾及,一路狂奔。
终于,我在一个山脚找到了彭德怀同志的指挥部。见到彭总指挥时,他正在弯腰低头看军用地图。我把信交到他手上,他看完转身对我说:「叫你们师长要狠狠地打!」
我行了军礼:「是!」
回程路上,我不幸被敌人一发冷弹射进左大腿。我只是觉得麻木,但未曾停下脚步,继续往回跑。
最终,我活着把消息传回了部队,顺利完成了任务。
覃照群老人寄语覃照群老人作诗一首:
中华好儿女,不惧风雪狂。
一战惊天下,打败兽中王。
甲子一瞬间,我们白发苍。
民族千万代,血泪史勿忘。
继承好传统,团结坚如钢。
敌人再来犯,把他消灭光。
我曾是军医
文翠丽,女,1936 年出生,广西永城县(现在的横县)栾城镇人,1951 年 7 月在永城第一中学参军。后一路辗转到达西安市,与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同学一同在第四军医大学学医四年。1955 年,进入西安市第三路军医院实习,1956 年在兰州解放军第一医院进修一年。
1957 年 7 月,文翠丽与新婚丈夫一同参加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到达朝鲜战场。做为一名军医,在朝鲜战场上承担起救死扶伤的重任。1958 年撤离朝鲜,随整个志愿军医院到达甘肃,建设西部区第二人民医院。1973 年,调回广西江滨医院。
院领导慰问文翠丽(左三)
文翠丽采访节选:
文翠丽回忆到:我和丈夫都是内科医生,我们一同参加的抗美援朝,在部队医院工作。那时候,为了避开敌机的轰炸和敌方特务,更好的保护我军伤病员,我们军医院设在了一座荒无人烟的深山里,山洞就是我们的治疗室。
听说在我去之前,军医院经历过最简陋的救助环境,由于敌军的封锁,补给物资很难运入,伤员却在不断地增加,医疗物资极度匮乏,医生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为伤病员治疗。特别是止痛药用完以后,战士们治疗时也不敢大声喊,怕引来敌人,只能咬着牙,忍出一身淋漓的大汗,有的甚至痛的昏厥过去。后来连绷带都不够用了,只好选几件干净一点的衣服,将衣服撕成布条,用来包扎伤口。
那时候我接诊了一名伤员,很年轻,经过检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他依然坚持要继续上战场,我跟他说:「你这么年轻,要回去把病治好,才能继续保家护国!你不用担心,你的身后是千千万万个像你一样为了祖国勇敢向前的人。」经过我好几天的劝说,他才答应回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治疗。
一切都值得
王成忠,男,1930 年出生,1947 年 7 月加入中国解放军,参加解放战争。1950 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 年抗战结束回国。抗战时期,他主要在部队担任调剂员(配药师)。回国后,他又启程参加了抗美援越战争。转业后,他回到广西江滨医院担任医务科干事。
王成忠老人今年 90 岁高寿,当年战场上的故事已经记得不多,但军人刚毅的气质依然可见。一枚枚军功章记录着湮没于历史深处的枪林弹雨和战火硝烟。
看到国家一天天强大,所有曾经经历过的苦难,在老人的心中都化为他口中简单的两个字:「值得!」
院领导慰问王成忠(左三)
其实,我院还有许多老职工曾经义无反顾加入志愿军队伍,一心为抗美援朝奉献青春与血泪,比如曾在我院工作过的天津医生贺其彪、天津医生蔡玉瑄、天津医生李淑坤……等等。
70 年前那场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革命英雄们也逐渐老去。更有 18 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血染疆场,把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
历史不会忘记,是血与火铸就了中华民族这个不屈民族、保卫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精神,也将代代传承,永不老去。他们为民族作出的贡献,将被历史和人民永远铭记。
图片来源:广西江滨医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