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6-08-31
原创

南卡罗琳那医学院游学见闻:跟着临床去查房

游学的最后一周是跟着临床去查房,司空见惯的日常事务,这里的住院医生的确是6-7点就开始工作,到晚上7-8点。

游学的最后一周是跟着临床去查房,司空见惯的日常事务,这里的住院医生的确是 6~7 点就开始工作,到晚上 7~8 点。超长的工作时间怎么吸引医学生和住院医师让他们努力干活?

住院医师花很多的时间看病人,比如一个小卒中患者到院的时候左侧口周麻木,到病房查房变成了左侧下肢麻木伴口周麻木,第二天早上住院医师去看变成了左侧肢体麻木伴口周麻木,护士去看只剩下左脚踝麻木伴口周麻木,最后查房看起来只剩下左侧口周麻木……每个人认真记录自己每一次检查病人的发现,如此平等……

另外,每个 attending 都乐于分享和教学。认真听病史汇报,记录笔记,认真回答每个问题。让每个人都尽可能进步和长进,如果住院医生足够主动和优秀,也许可以住院医师来完成查房,attending 什么都不会说。会在病房门口停留很久,讨论一下眼震、颅内血管狭窄、各种治疗的 strategy。

Fellow 会把几乎相关的文献引用概括一遍,attending 也会略做补充,有些话题 fellow 和住院医师说得非常完整或者比较偏门了,那 attending 就会说这个需要回去查一下,第二天的确需要很好的总结复述前一晚的所学。所以不管是那个阶段的医师,这样的系统能激发每个人热衷不断学习的热情,不然就成了哑巴,因为啥也不知道。

Dr Tanya Turan 是一个相对保守但非常敬业的卒中医师,严格遵守指南和循证医学。因此,天天查房进患者病房前,会把所有跟这个患者相关的适用 trial 数一遍。比如,左心射血分数较低的卒中患者适用 WARCEF 研究的结果,比如动脉夹层的患者会根据 CADISS 研究选阿司匹林等。对于颅内血管狭窄的患者,更加游刃有余,随意哪个亚组都可以聊上半个小时。

对于体检的分析也是相对详细的,鼓励 fellow 更多用不同的体检方法证明同一个定位。对于高级皮层功能的定位,更多的名词解释、解剖定位让每个人都在 google 中不停的发现知识的死角。这样,可以帮助手足无措的医学生快速向住院医师成长。

可以想象吗,从 9 点到 12 点只查了 6~7 个患者,和病人的交流也就 5~10 分钟,但有时候会为了让失语的卒中患者说话,全体一起唱生日歌;有时候会让住院医师抱怨 20 分钟这个患者怎么难搞、家庭背景复杂。查房的过程的确比国内长很久,但这个过程使得每个病例都变得立体和丰富。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专题!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