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8-12
原创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生命面前,困难只会让我们的意志更顽强、更坚定

梦中那一片翠绿 白内障一病区 何悦「姥姥姥姥,我又发现了一个竹子宝宝!」,当我摸到熟睡在旁边的儿子,嗐!这又是一个思乡的梦……2020 年的春节,在陪着公公婆婆守完岁,儿子就催促着赶紧回安徽姥姥家吧,

梦中那一片翠绿 白内障一病区 何悦

「姥姥姥姥,我又发现了一个竹子宝宝!」,当我摸到熟睡在旁边的儿子,嗐!这又是一个思乡的梦……

2020 年的春节,在陪着公公婆婆守完岁,儿子就催促着赶紧回安徽姥姥家吧,儿子兴奋地对着我说:「妈妈,回去又可以挖竹子宝宝了」,「宝贝,只有像去年小树都发芽时,竹子宝宝才会出来」,「知道了」儿子若有所思的回答。

我的思绪也被带到了妈妈院子后面的竹林里,童年时,那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妈妈总是带着我挖竹子、采蘑菇,那是我一直以来最味美的记忆。鸡、鹅、狗子们陪着我在竹林里,度过了我最快乐的童年、少年时光,一直以来它就像我心灵的港湾,每当我遇到挫折和失意时,梦中就出现了这一片翠绿,好似我也化身成为那一片翠绿之中一支竹子,无论烈日风雪,狂风暴雨,它会摇摆,会弯曲,但它还会倔强的直立起来!最终,那年春节随着抗疫的命令,那片绿只能出现在我的梦里了!

这场战斗是艰苦的,是危险的,是严峻的,2021 年疫情的反扑,尤为凶险,疫情就是险情,一声令下,二院所有的领导、医护、行政后勤人员义无反顾冲向了抗疫的第一线,这里没有平时的嬉笑,只有互相鼓励关怀的话语,和透过隔离服信任配合的眼神!艰辛和汗水,压力和困难,更像是一种战役,激发了我们更强烈的斗志,我们像一棵棵青竹,连成了一道道抗击病毒的屏障!

我!要更加的努力,不畏艰辛困难,早日战胜疫情,只为了我梦中那一片自由的翠绿!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生命面前,困难只会让我们的意志更顽强、更坚定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生命面前,困难只会让我们的意志更顽强、更坚定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对病人负责

白内障二病区 邹启蒙

8 月 7 日凌晨 2 时 41 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外医疗队接到上级通知,携各自所接管的病人和设备,转运病人,开展后续的隔离诊疗工作。

此时,正在值夜班的康紫厚医生默默地坐在电脑前,打印出一沓厚厚的资料,还时不时的在纸上做标注。我问他:「康老师,你这是在写什么呢?」康老师说:「病人要转入其他医院了,每一位患者的病历都要重新录入,新系统不确定因素很多,怕后期调取病历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我把每一位患者的病历都打印出来,特殊的地方标注一下,这既是对他们负责,也是为我们后续的诊疗工作节省时间。」

康老师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感染了我,我走到护士站,拿出病人的名单,将病区患者所需要的设备详情记录下来。比如:某床患者需要心电监护,某床患者需要氧气,某床患者需要平车、轮椅等。填写好,交给周丽娜护士长,以备接下来的转运工作、隔离诊疗不出任何疏漏。

早上 6 点钟,我和李娟娟、王亚威三人开始给患者和陪护做核酸检测。少数患者有抗拒情绪,因为他们从住院起,每一天都要采集一次核酸。我耐心地对他们说,采集核酸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病区内所有人负责,德尔塔病毒的潜伏期长,我们要保证病区所有人的安全。别担心,我会动作很轻柔,您只要「啊」一声,几秒钟就好啦。听到这些,患者都十分配合,看着我们熟练的动作,纷纷对着我们三个竖起了大拇指说「二院医疗队,技术好样的,感谢你们!」

能在这里得到患者的赞扬,我们身为二院人,感到十分开心,不由地想起临行前孙世龙院长对医疗队的嘱托:「不忘初心,带着二院精神继续前行!

在生命面前,困难只会让我们的意志更顽强、更坚定

神经内科一病区 周俊梅

8 月 1 日,刚刚结束本院值班,还没来得及休息。下午 1 时 30 分接到要去院外医院支援通知,精神为之一振,简单整理行装,2 小时后所有医护人员集合完毕,出发。

下午 6 时许,到达。对生活区床铺和地面进行了重新清理、打扫、消毒,然后迅速到楼下集合。

对于我们来说,防范感染,不敢大意。由于第二天要直接进科室,我们要做到三级防护,所有操作都要遵守规范,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而最最重要的就是严格按规范要求穿脱防护服、隔离衣。在医院,这项内容已经培训了很多次,但实战前我们都以更高的标准反复演练,让操作规程印在脑子里,成为下意识的习惯,因为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身边的战友负责。直到晚 11 时,感觉自己穿脱防护服能达到「娴熟」的标准了,才回到宿舍继续整理内务。

8 月 2 日,凌晨两点开始采集核酸样本,忙完这些,真正的躺在床上,已是凌晨三点!凌晨五时许,我们起床进入病区,真正的战斗打响了。

我们负责的病区共有 12 个病人,而医疗人员只有一个主任、三个医生,十分紧张。进病区后,首先摆在面前的困难是,我们对患者病情不熟悉,因患者住院信息没有同步到医院,所以我们需要跟患者多次、耐心地沟通病情。隔着防护面罩,毕竟不是面对面的交流,有时候一句话要重复好几遍才能听明白。在与患者沟通中我们了解到,其实大家不是对治疗抗拒,而是对疾病有很深的恐惧。所以我们努力地开导和安抚病人,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在这里,值班时间是从早八点到晚六点,但是一忙起来,就没有明确的上班、下班、休息界限,除了吃饭,洗漱,基本都是在病区。每个夜班忙完,基本上都到凌晨两三点了,期间不能吃饭、喝水,喉咙干得直冒烟儿……而交班后的休息时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做——学习医生工作站的操作规程。打开手机里的操作培训视频,一边看、一边记,反复观看两三遍。只有将内容刻在脑子里,才能在实际操作用灵活运用,容不得一点儿含糊。一般忙完这些,已到凌晨三点了。

8 月 3 日,早起吃饭后,继续上班忙起来:要赶紧给所有病人下医嘱、整理病例、完善检查,避免工作出现漏洞。同时要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所做过的检查、哪个医疗单位诊断、是否打疫苗、目前症状和病例分型等信息,制作表格上传。这些工作,在平时对我们来说小菜一碟,可此时穿着三级防护,没有手机可拍照记录,病区电脑无法接连外网,我们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用脑子记,然后回到生活区,再逐字逐句录入电脑。

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我们的病人都没有陪护,事无巨细都由医护来帮助准备,药品、生活用品、特殊物品,甚至是一副 200 度的老花镜……病人的饮食和生活起居所产生的垃圾,也是需要特殊处理。但是,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相互鼓励、专注工作,没有一句怨言。在生命面前,所有的困难都打不倒我们,只会让我们的意志更顽强、更坚定!

让我特别感动的还有我们的护理战友们。每天,申华护士长不但要统管全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还要进病房为患者采集核酸标本、抽血化验。护士胡欣和原腾腾在完成患者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带领患者外出做 CT 检查等,他们穿着三级防护,在玻璃外廊里穿梭,顶着三十七八度的高温,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他们一遍遍地去外廊巡视、收拾垃圾、捆扎、消毒,同时还要做好消杀工作。每次从病区出来,浑身湿透,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感动与感恩并存,感谢「援鄂老兵」——申华护士长、原腾腾护士、胡欣护士,感谢我们的团队,我们在守护郑州,守护人民,加油!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生命面前,困难只会让我们的意志更顽强、更坚定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