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4-01
原创

鸭骨卡喉,危机重重|看漳州第三医院胸外科、内镜室如何攻关克难救苍生

在一次家庭假日聚餐中,60 岁的张女士(化名)正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可谁能料到,一块尖锐的鸭骨头趁她不注意,「溜」进了喉咙,卡在了食道。张女士当时就感觉咽不下、呕不出,还伴有胸部剧痛,情况危急。家人迅速将张女士送往漳州第三医院胸外科就诊。

一、紧急响应:多学科联动,争分夺秒

尽管是在假日,医院里大部分医生、护士都在轮休,但漳州第三医院始终把患者的安危放在首位。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坚守职责,时刻保持应急备战状态。张女士入院后,医院立即启动全院协调攻关机制,各职能科室迅速响应。

医生迅速按照既定规范,详细询问病情,第一时间安排 CT 检查。检查结果令人揪心,一根长达 5 - 6 cm 的鸭骨头横卡在食管,随时可能穿破食道,引发食管穿孔、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鸭骨卡喉,危机重重|看漳州第三医院胸外科、内镜室如何攻关克难救苍生
患者 CT 食道(颈-胸段)影像图片

二、多学科协作:内镜「魔法」,力挽狂澜

在总院长叶惠龙的统筹指导下,医院迅速组织胸外科、内镜室、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紧急会诊,开启协同救治模式。各科室紧密配合,从病情研判、方案制定到手术准备,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有条不紊,充分展现出医院面对节假日期间急诊手术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强大的协调能力。

内镜室陈茂顺主任即刻到位,凭借着娴熟、精准、高超的技术,亲自为患者进行内镜异物取出术。在食管距门齿 15 cm 处,那根「肇事」的鸭骨头被精准定位。陈主任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器械,一点点将骨头与周围组织分离,再稳稳地将其取出。取出的异物长径约 46 mm。随着异物被成功取出,患者的疼痛感立即减轻。

三、后续治疗:精心呵护,康复出院

术后,张女士送至胸外科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胸外科医护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护理方案,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悉心照料。经过后续几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张女士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鸭骨卡喉,危机重重|看漳州第三医院胸外科、内镜室如何攻关克难救苍生

此次成功救治,不仅彰显了漳州第三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实力,以及高超的业务技术能力,也体现了医院全院协调攻关的能力以及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在每一个危急时刻,医院始终坚守使命,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科普小课堂

1、什么是食管异物?

食管异物是指因饮食不慎,误咽异物,如鱼刺、骨片或脱落的假牙等,异物可暂时停留或嵌顿于食管。常表现为食管异物感、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严重者可造成食管瘘、纵隔脓肿、穿破大血管甚至危及生命。

2、哪些人容易发生食管异物?

老年人:由于咀嚼功能下降,感觉减退,更容易误吞异物。

儿童:好奇心强,喜欢将小物件放入口中,也容易发生意外。

饮酒者:酒精会降低人的敏感度,增加误吞异物的风险。

佩戴假牙者:假牙松动脱落,容易误吞。

3、如何预防食管异物?

细嚼慢咽, 避免狼吞虎咽。

进食时集中注意力, 不要说话、大笑或看电视。

将食物切成小块,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

避免食用带有骨头、鱼刺的食物,或将骨头、鱼刺仔细剔除后再食用。

佩戴假牙者要定期检查假牙是否松动,睡前摘下假牙。

4、一旦发生食管异物,该怎么办?

立即停止进食,并尽量控制不要吞咽。

不要尝试用馒头、米饭等食物强行吞咽,以免加重损伤。

不要尝试用手指或其他工具自行抠取,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事实上,像张女士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在家庭聚餐、生日聚会等场所鸡鸭鱼肉自然是餐桌上的主角。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细嚼慢咽,警惕隐藏在美食背后的风险—— 食管异物。一旦发现异物卡喉,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应立即就医,让专业的医生来解决。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