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不少家长选择在假期带小朋友外出旅游,放松心情的同时也要注意意外伤害。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就诊治了多位蜈蚣咬伤的患者,不少患者缺乏相关医疗知识,对此感到忧心,那么当遇到蜈蚣咬伤我们该如何处置呢?
蜈蚣咬伤概念
蜈蚣咬伤,是指人类在接触蜈蚣后,不幸被其毒液注入皮肤,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中毒性症状。在中国,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蜈蚣的分布相当广泛,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省份。被蜈蚣咬伤后,受伤部位通常会出现两个明显的瘀点,并且周围皮肤会出现红肿和疼痛的现象,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性的症状。
详细症状描述
01 局部症状
当人被蜈蚣咬伤后,受伤部位通常会出现两个瘀点,这是蜈蚣毒液进入皮肤的标志。随后,周围的皮肤会出现红肿,并且伴有剧烈的疼痛和瘙痒感。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红肿、水疱和瘀斑,患者可能会感到发热、胸闷和尿黄等症状。
02 全身症状
蜈蚣咬伤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性的症状,如浑身麻木、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等。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谵语、抽搐等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紧急处理方法
01 伤口处理
当被蜈蚣咬伤后,应立即在伤口的近心端扎上止血带,以减缓毒液的扩散。然后用肥皂水、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以清除毒液。
02 保持冷静、冰敷
被咬伤后,保持冷静非常重要,避免因慌张而使毒液更快地蔓延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如果伤口周围的肿胀明显,可以通过冰敷来减轻肿胀和疼痛感。
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蛇药片口服,或者将其捣碎加水调成糊状后涂在伤口周围的红色肿胀区域,以减轻炎症。
有效措施
1.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周围的杂草,以减少蜈蚣的藏身之地。
2. 在野外工作或活动时,要注意保护自己,了解蜈蚣的生活习性,尽量避免与它们接触。
注意事项
1. 如果被蜈蚣咬伤后出现全身性中毒或过敏症状,如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等,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2. 在处理伤口时,切勿用嘴吸出毒液,以防施救者中毒。
判断标准和建议
虽然蜈蚣咬伤大多数情况下病情较轻,但我们仍然需要对其保持足够的重视。
当被蜈蚣咬伤后,是否需要就医主要取决于咬伤的严重程度和出现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判断标准和建议:
01 轻度咬伤
症状:如果只是轻微的红肿、疼痛,局部皮肤温度正常,没有明显的中毒症状。
处理:可以先用肥皂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伤口,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症状逐渐减轻,可以不必立即就医。
02 中度咬伤
症状:明显的疼痛,周围组织红肿、流血等表现。
处理:建议及时清创处理,并根据情况进行消毒包扎。由于伤口可能感染或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处理,建议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03 重度咬伤
症状:局部出现大面积红肿,伴随组织坏死、淋巴管炎、视神经炎等情况。或者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处理:这种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清创处理,并可能使用抗生素、抗组胺药物等进行治疗。
04 特种咬伤
症状:出现呼吸困难、昏迷、血压下降等表现,可能存在全身多处出血,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处理: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输血、吸氧、心肺复苏等抢救治疗。
总结来说,被蜈蚣咬伤后,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先行观察并自行处理;但如果出现中度以上的症状,或者出现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同时,无论咬伤程度如何,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搔抓,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急风破浪 危重护航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