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平凡的 95 后姑娘,和大多数同龄女孩一样,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是身着「孔雀蓝」急诊科护士,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这个与死神较量的竞技场;她,更是英勇无畏的抗疫战士,一年两次逆行冲锋,整
她,是平凡的 95 后姑娘,和大多数同龄女孩一样,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是身着「孔雀蓝」急诊科护士,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这个与死神较量的竞技场;她,更是英勇无畏的抗疫战士,一年两次逆行冲锋,整整坚守 57 个昼夜,与新冠病毒殊死较量。
她,就是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邵颖影,一个将患者至上、生命至上作为行为准则的姑娘。
急诊战士,方寸之地拼出「百米冲刺」
如果给你 3 秒钟的时间,你可以用来干什么?抬头望一眼墙上的时钟?弯腰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笔?做一次深呼吸?
短短 3 秒钟,转瞬即逝,好像没人会在意这么短的时间会发生什么。但对急危重症患者来说,每一秒都关乎生命!
2019 年 10 月的一个早晨。一名 6 岁女孩由母亲带着,在急诊大厅的座位上候诊。一抬眼的工夫,孩子突然翻倒在地,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女孩母亲大惊失色,高声哭喊:「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此时,马上就要下夜班的邵颖影,正在分诊台跟护士交接班。平素养成的警惕性和快速判断能力,情急之下,她如同离弦的箭一样,飞身一跃跨过一米多高的分诊台,冲到患儿跟前!
畅通气道、抱起孩子、冲向抢救室……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判断准确、处置迅速。最终,由于她救治及时,女孩脱离了生命危险。当家属致谢夸她反应迅速时,本来爱笑的邵颖影却腼腆了起来:「这就是急诊科护士的本能反应,就想用最快的时间赶过去,节省一秒时间,患儿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殊不知,就在她飞身一跃的同时,右腿膝盖被坚硬的分诊台碰得一大片淤青。伙伴们取笑她抢救中是「虎」,结束后变成「受伤的虫」,她捂着酸痛的膝盖苦笑道:「没事,看来我不仅需要练习百米冲刺,还要学习『跨栏』!」
抢救先锋,每天走出近三万步
作为急诊科的护士,她是距离危急重症患者最近的人。曾经一个班次,她参与抢救了近 20 个急危重症患者,基本上从接班开始就一直处于「战斗」状态。
今年春节的一个深夜,一名年近九旬的老人因为咽痛被送到急诊科。做完心电图检查后,邵颖影发现老人的心电图波形 ST 段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她第一时间呼叫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协助患者口服双抗药物、通知介入手术室做好准备。
就在此时,邵颖影突然发现老人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波形显示:室颤,立即给予电除颤、心肺复苏,转运老人至介入手术室。由于老人心率还未恢复,转运途中复苏不能间断,邵颖影一个翻身骑跨到转运床上,一边转运一边复苏,5 分钟后老人心跳恢复,介入手术室也做好了手术准备,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老人梗塞的血管被及时开通。
元宵节当天,老人的家人将冒着热气的元宵,送到正在值班的邵颖影面前,说「辛苦了闺女!」她的眼中突然涌出一股热泪:「就是觉得特别温暖,之前的苦啊累啊,都值了!」
在面积不大的急诊科区域内,她每天能走出近三万步。中午吃饭 10 分钟已成习惯,有时一连 10 小时没空去厕所……这样的工作在外人看来是难以忍受的,但对于她来说,已然是一种常态。出去逛街,她总是不经意将家人甩出一条街。
因为从踏进急诊科至今,她的步速已经调整到了小跑的「档位」。尤其是接到心肌梗死、脑卒中患者,医护人员跑出来的每一分、每一秒,对患者来说都是生与死的拼杀。
防控女神,医护人员身后的「站岗人」
2020 年 2 月 4 日深夜,她接到援鄂的指令,瞒着父母迅速收拾行装,第二天一早就随队驰援武汉。
她是援鄂转运队中为数不多的女孩子,承担着整个医疗转运队防护消杀和培训的任务。到达武汉后,她每天比队友们至少早起半个小时,检查转运车的备用状态、队友们的防护措施;每天最后一个返回住处,为最晚完成任务的转运车进行人员和车辆全面消毒,到达住处时往往已是凌晨。
大家都说,她被新冠病毒施了「魔咒」,因为一旦进入工作状态,这个平日里爽朗的阳光少女就变得「冷酷无情、六亲不认」,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也正是她的这份「无情」换来了队员们在武汉的四十多天里安心、放心,她也被队友们亲切的称为「防控女神」。
今年 1 月,她再次请战援冀,依然承担转运车辆、队员、医疗废物的消杀工作。为防止病毒扩散,消杀点临时搭建在野外,她每天都需要在门口轰鸣的机器声中,不断重复提醒队员们标准化操作。
到冀的第一天,工作仅 4 个小时,她的嗓子就喊哑了。深冬的石家庄气温最低达到零下 8 度,防护服内无法穿过厚的棉衣,消毒液喷洒出的一瞬间就变成冰雾,她经常全身上下被冻得没有知觉,却依然坚持连续奋战,没有叫过一声苦!
邵颖影总是说,笑容,传递的是医学的温度,我希望用我的笑容驱散患者心中的不安,用我的专业驱散病魔的阴霾,这一抹「孔雀蓝」,是我心中永远的挚爱!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