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孩子们的书包里装满了期待与梦想,探索世界的眼睛是否也做好准备呢?
为眼睛穿上「保护衣」,让视界更清晰,但控制近视方法这么多,到底怎么选?
1、角膜塑形镜(OK 镜)
一种特殊设计的透气性高分子材料镜片。通过流体力学重新塑形角膜上皮形态,夜间佩戴能够有效地形成近视离焦,白天无需戴镜也可拥有良好的裸眼视力。
2、离焦镜片
采用不同光学设计使光线在视网膜成像形成近视离焦,干预并抑制眼轴增长趋势,使近视度数趋于稳定,但需要全天用眼时佩戴。
OK 镜 | 离焦镜 | |
优势 | 晚上睡觉时佩戴,白天不用戴镜,视力依旧清晰; 有效控制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加深速度。 | 佩戴方便,减轻视疲劳,延缓近视度数加深,提升视觉舒适度。 |
局限 | 佩戴要求较高,需一定年龄以上才能佩戴; 费用较高,且通常一年至一年半需更换; 护理要求较高,家长需关注镜片的佩戴、清洗及定期复查等。 | 用眼、戴镜要求较高,如不能正确佩戴使用眼镜,会影响控制近视的效果; 增加眼部负担,运动时不方便佩戴。 |
阿托品,作为一种副交感神经抑制剂,滴入眼睛后会使睫状肌彻底放松,是目前唯一经循证医学验证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的药物。
既往研究显示,两年内使用 0.01% 低浓度的阿托品,近视延缓率约为 60%。假如没使用阿托品每年近视度数增长 100 度,使用后每年度数增长可以控制在 40 度左右,对于延缓近视发展效果显著。
治疗手段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更多要考虑的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从使用门槛来说
OK 镜需要儿童具备较高的配合度与卫生意识,确保隐形眼镜的正确佩戴与护理,从而避免角膜感染等风险,因此一般建议 8 周岁及以上儿童使用。
相比之下,离焦镜的使用门槛较低,不受年龄限制,适合各年龄段儿童佩戴。
而低浓度阿托品目前主要适用于 4-16 周岁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且近视度数是 ≥ 50 度的真性近视,同时要求每年近视度数增长较快(每年增长 ≥ 75 度)。
从治疗机制来说
OK 镜与离焦镜在近视控制上的基本原理相似,即通过改变光学成像来减缓眼轴增长。因此,若已选用其中一种,通常无需同时采用另一种。
低浓度阿托品的作用机制与上述两者不同,可单独使用,也可与 OK 镜、离焦镜或其他近视防控手段联合应用,特别是阿托品与 OK 镜的联合应用效果 1+1>2。但所有联合治疗方案均需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效果最大化。
每一种治疗手段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适用场景,关键在于根据孩子的年龄、近视程度、生活习惯以及个人配合度等多方因素综合考虑,最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近视防控方案。
参考文献: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视「神药」阿托品?华西专家说,是有点神,但也不是那么神!》
* 图片来源:包图网、站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