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疼痛、疲劳、甚至头晕、恶心、呕吐……
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很多人不以为然,当做小毛病看待,或者以为自己工作劳累,颈椎病引起的小问题,殊不知有可能是血管「堵」了。
【中心相关病例】
45 岁的张先生连续 1 周出现头晕恶心,颈椎疼痛的症状。张先生联想到近期经常性加班,脖颈酸痛,认为是工作劳累颈椎引起的头晕,在朋友的建议下来我影像中心行颈椎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影像诊断:C3/4、C4/5、C5/6、C6/7 椎间盘轻度突出;颈椎轻度退行性变。很明显张先生的头晕并非是颈椎引起的。
排除了颈椎问题,结合张先生既往胸部 CT 平扫示:冠脉左支斑点钙化。为查明病因,在我中心医生的建议下,张先生做了冠脉 CTA 进一步检查。
CT 影像图
影像诊断:冠脉左支斑点钙化
CTA 影像图
冠脉 CTA 示:1、冠脉左支前降支近段、中段长节段高危斑块并管腔重度狭窄约 70%。
2、回旋支近段钙化性斑块并轻度狭窄约 20%,远段高危长节段斑块并重度狭窄约 90%。
3、冠脉右支近段局部非钙化性斑块并重度狭窄约 70%。
看到报告的张先生难以置信,只是头晕,怎么就得冠心病了呢。所幸的是张先生病情发现及时,目前正在积极治疗中。
01、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其全称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冠脉)是向心脏提供血液的动脉,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了心肌缺血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的疾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0》报告提示:至 2018 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且发病率仍持续增高,推算目前我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约 3.3 亿,其中冠心病患者 1139 万。
(数据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0 概要)
02、冠心病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冠心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慢性冠脉疾病 (CAD) 也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CIS),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病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A)、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 和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也有学者将冠心病猝死包括在内。
03、出现这些症状,警惕冠心病
1、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等诱因,突感胸部压迫感或紧绷,表现为心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休息后可缓解。
2、由于放射部位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部分患者无明显心绞痛,伴随表现为牙疼、腹痛、突发头晕恶心,活动时颈部疼痛,呼吸短促加剧。
3、夜间睡眠时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坐起后,可缓解。
4、若胸痛逐渐加剧、变频繁,持续时间长,需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04、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1、年龄: 年龄增长会增加动脉损伤和狭窄的风险。
2、遗传因素: 心脏病家族史与冠心病高风险相关,特别是近亲患有早期心脏病。
3、吸烟: 吸烟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二手烟也会增加冠心病风险。
4、高血压: 没有得到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和血管壁变厚,从而缩小血液流经的管腔。
5、血脂异常: 血液中高水平的胆固醇会增加斑块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风险。
6、糖尿病: 糖尿病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Ⅱ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如肥胖和高血压。
7、超重或肥胖: 体重过重通常会加重其他危险因素。
8、缺乏体力活动: 缺乏运动也与冠心病及其一些危险因素有关。
9、不健康饮食: 吃太多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盐和糖的食物会增加冠心病风险。
10、饮酒: 大量饮酒会导致心肌损伤,还可以加重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 CTA
由于冠脉造影属于介入手术,是一种有创检查,而且导管等耗材价格昂贵,不适合大面积的筛查。近十余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 冠状动脉 CTA 逐步得到业界的认可,它具有安全、适应人群广、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成为冠心病筛查的一个有利手段。
通过冠脉 CTA 三维重建,可以再现冠状动脉的形态、走行,从中了解冠脉的通畅情况。冠脉 CTA 不仅仅能显示管腔的狭窄,还能显示斑块的大小、形态、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达 90% 以上。可用于冠心病的初步筛查和冠脉血管评估,尤其适用于不愿意做冠脉造影检查的病人。
除了常规的冠脉血管成像,冠脉 CTA 结合全时相分析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心脏进行心功能评估以及冠脉血流储备指数(FFR-CT)的测量,实现冠脉形态与功能的双重评价。
对于有冠心病家族史、肥胖、血脂异常等高危人群来说,冠状动脉 CTA 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其对冠心病的判断清晰而准确,且能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更丰富的解剖学信息,再结合 FFR-CT 等功能学的相关评价指标,对疑难的冠脉病变、中度狭窄病变等的治疗决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文科普资料参考百度健康医典)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