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大四院心胸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来自山东的 52 岁患者实施高难度手术,治愈了非常罕见的「肺隔离症合并肺黏液腺癌」。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异常肺组织由体循环动脉供血,与正常肺「隔绝」,发病率仅占先天性肺畸形 0.15%-6.4%。
肺黏液腺癌则更为罕见,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肺癌亚型,仅占肺腺癌的 2-5%,易被误诊为肺炎或结核。
根据检索,医学文献报道中全球范围类似案例仅有个位数,且近 10 年内鲜有报道。
这不仅展现了浙大四院在复杂疑难疾病诊疗中的硬核实力,也为类似罕见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经验。
患者张先生因持续咳嗽 1 个多月,在山东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肺异常阴影,相比 2 年前明显增大,结合增强 CT 检查医生分析可能是肺癌。
更罕见的是,张先生的左肺和正常人不一样,40% 的左肺因先天发育异常缺乏正常的血供,不能发挥正常的呼吸和交换功能,通俗称为「隔离肺」。面对罕见又复杂的病情张先生夫妇来到远在浙江义乌的浙大四院。
浙大四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心胸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团队协作,为其制定了精准手术方案。
「正常肺血供来自肺动脉,而隔离肺的异常血管和心脏主动脉相连,一旦手术,血流量高、血压非常高,手术风险比平时高了很多倍。」
浙大四院心胸外科翁贤武主任表示,隔离肺无法发挥功能,还有很高的感染和出血风险。张先生的肺肿瘤长在隔离肺上,手术势在必行,但是如何设计手术方案、如何预防术中大出血等风险是手术难点。
手术由浙大四院心胸外科翁贤武主任医师主刀。术中可见异常动脉直接从心脏主动脉发出,血管壁异常脆弱,稍有不慎即可能引发致命大出血。
团队采用单孔胸腔镜技术,在微小切口下完成了左下隔离肺切除及肺癌根治术。手术全程出血仅几十毫升,术后病理确诊为黏液腺癌,无需放化疗,仅需定期复查。
「从挂号到手术再到出院,每一步都清晰顺畅,术后还有医护人员鼓励我下床锻炼,帮助我锻炼肺功能,更没想到真的恢复这么快。」
从入院到出院,仅用 5 天便完成诊断、手术及快速康复。术后复查显示恢复良好,张先生对医疗团队的精湛技术、快速康复的管理理念、高效的流程以及人文服务连连称赞。
出院前,他特别定制锦旗表达感谢,给医护团队写了两封感谢信。信中写到——
「感谢贵院培养了这些杰出的医生,他们专业,细心,关爱,让我深感钦佩和感激。」
「护理很专业,很细心,也很到位。有了技术精湛的医生团队,再有专业的护理团队,我们患者很放心,你们的医院更值得信赖。」
翁贤武主任表示,隔离肺是胚胎期肺组织「迷路」形成的异常团块,属于先天性发育缺陷。
在临床中,不少青少年、儿童时期发现隔离肺后,家长们对治疗方案非常担忧。
隔离肺分为叶外型和叶内型两种类型。叶外型是指隔离肺自带包膜独立生长,无症状的话可以定期 CT 复查观察。叶内型是指隔离肺藏在正常肺里,有很高的感染和咯血风险,一旦发现建议胸腔镜手术切除。
另外医生提醒,隔离肺的症状不太明显,如果每年两次以上反复肺炎发烧、还有胸痛、咯血等,要警惕常见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的罕见疾病,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浙大四院心胸外科综合实力省内领先,每年开展单孔胸腔镜肺部肿瘤的微创治疗超千例,实施快速康复的管理,手术出血小、创口小、恢复快、费用省,平均住院日 3~4 天,领先全省平均水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