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11-20
原创

医生下班路上多看了一眼,通过「面相」发现肿瘤!「这一眼 预期寿命多了 10 年」

「你平时是不是经常会手指肿胀疼痛?」

「是啊,每天早上起来手僵、关节痛。」

「你的样子是不是变化很大?」

「对啊,我年轻的时候很漂亮的,现在越变越难看了。」

「我是浙大四院内分泌科的医生,你可能是肢端肥大症,你有空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医生下班路上多看了一眼,通过「面相」发现肿瘤!「这一眼 预期寿命多了 10 年」

10 月 20 日 9 点 45 分,刚下夜班的杨甜医生从浙大四院住院部出来,偶遇了正在小区门口陪孙子玩耍的姚阿姨。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杨甜敏锐地注意到大妈是典型的肢端肥大症面容——鼻头大、眉弓突出、口唇肥厚。凑近一看,姚阿姨正伸手帮孙子捡气球,手掌大、手指也格外粗壮,更进一步证实了她的猜测。

「特征特别典型,这种疾病多数都是因为垂体瘤,危害很大。」杨甜脑海中闪过无数想法,思忖许久,「就怕被当作是骗子,当时想着挨骂就挨骂吧,我鼓足勇气上去沟通。」就是多看的这一眼,姚阿姨的预期寿命多了 10 年……

1 脸越长越宽、脚变大了 3 个码,从手指关节僵硬到膝关节疼痛

近 5 年来,姚阿姨每天早起时总感觉手指僵硬,伸展不利索,看了很多次,也没找到确切的原因。整天还感觉昏昏沉沉,睡不够、睡不饱,有时候还会头晕,体检做过脑部检查没发现异常。最近,两个膝关节也开始疼痛。

「许久没见的老朋友,说我和以前完全是两个人。」姚阿姨从朋友口中注意到了自己的异常,不知不觉间,脸上没有女性的柔美,大鼻子、大嘴巴和宽下颚,鞋码也从 37 变成了 40 码。

听到杨医生的提醒,姚阿姨隐隐觉得困扰她许久的迷雾马上就要拨开,立即到浙大四院内分泌科就诊。完善血液中化验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以及垂体磁共振检查后,确诊为肢端肥大症,病因是垂体生长激素肿瘤。

垂体大小介于绿豆和黄豆之间,是人的内分泌系统的司令官。垂体瘤是引起肢端肥大症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垂体生长激素肿瘤会长期过量分泌生长激素,进而引起全身软组织、骨和软骨过度增生。

医生下班路上多看了一眼,通过「面相」发现肿瘤!「这一眼 预期寿命多了 10 年」
姚阿姨(右侧)和正常女性对比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发生在青少年期,会引起骨骼的纵向生长,称之为巨人症;如果发生在成人时期,则引起骨骼的横向生长,具体表现包括手足增大(平时可以穿的鞋子无法再穿了)、鼻翼增宽、口唇肥厚,到后期可以表现头形增长、下颌前突、牙齿稀疏,最后整个相貌发生改变,称之为肢端肥大症。

2 肢端肥大症危害大,可损害全身多系统

「除了外貌骨关节的改变,还影响全身其它系统,带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还会带来肿瘤风险增高,骨肿瘤风险是正常人的 13.8 倍,消化道肿瘤、甲状腺肿瘤风险是正常人的 2 到 3 倍。据统计,如果肢端肥大症没有及时被诊断,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会比正常人少 10 年左右。」

得知疾病的危害,姚阿姨一家立即预约住院。次日下午,姚阿姨住进了浙大四院内分泌科病房。她抬头一看,来查房的正是杨甜副主任医师,浙大四院国际医疗部副主任兼内分泌科副主任。

一看到杨甜医生,姚阿姨眼泪马上涌了出来,「杨医生,谢谢你!我们素不相识,这么偶然遇到,你就这样提醒我……」 「幸好及时发现了,其它严重的并发症还没出来。」

3 多学科协作护航,微创手术顺利完成

姚阿姨的垂体瘤约 10*8 mm 大小,位置紧贴海绵窦,把正常的垂体挤压变形得厉害。经过浙大四院垂体 MDT 团队内分泌科杨甜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莫俊副主任医师、放射科胡声副主任医师三位专家联合诊疗和评估,一致建议首选手术治疗。

「手术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肿瘤必须百分百完全切除,第二个怎么去保护垂体,正常的垂体功能不要受到影响。」浙大四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莫俊拥有丰富的垂体瘤手术经验,据介绍,手术不用开颅,采取经鼻内镜微创手术,在 4K 高清内窥镜下肿瘤显示很清楚,具有创伤小、治疗成功率高特点,是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

术中,姚阿姨的垂体肿瘤顺利切除,正常的垂体得以完整保留,术后第 4 天就顺利出院。垂体瘤多数属于良性肿瘤,绝大多数的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经过合理治疗后,生长激素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缓解,高生长激素导致的全身危害可以改善,预期寿命可以显著延长。术后一周,姚阿姨来到了浙大四院垂体联合门诊复诊。现在,她的各项指标已经恢复正常,手脚紧张肿胀的感觉也都完全消失了。

杨甜医生说,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在路上偶遇肢端肥大症的患者。第一次遇到上前提醒后,没有完全获得对方的信任,也小小打击了她的信心。但是出于医生这份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还是鼓励自己主动上前沟通,所幸这次「双向奔赴」!姚阿姨也重新收获了健康。

杨甜医生介绍,由于肢端肥大症起病很隐匿,发展很缓慢,外观表现需要很多年,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从发病到诊断病程平均 10 年。

由于发展缓慢,身边人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外貌变化,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在出现了高血压、高血糖、夜间睡眠打鼾、肠息肉,甚至是肿瘤很大导致视力视野受损,引起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心律失常等肢端肥大症的并发症后到医院就医时才发现,建议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