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宝贝耳朵长得有点奇怪,你们要多关注一下。」
一个多月前,多多(化名)小宝贝在浙大四院产科顺利出生,在接受新生儿常规检查时,到了耳廓检查这一步,护士的一句话让喜悦中的宝爸宝妈心里咯噔一下。「刚开始没发现,仔细一看确实不一样。」
浙大四院耳鼻咽喉科医生吴俊来到床旁会诊,发现多多的双耳都属于「耳廓形态畸形」,其中左耳是「垂耳」,耳廓外周的耳轮自身折叠,导致耳廓高度降低;右耳是「垂耳」加上「隐耳」。
「这会影响听力发育吗?」
「孩子长大以后,耳朵能自己长好吗?」
「这个问题严重吗,不会要手术吧?」
……
「先别着急,没那么严重!」
一、耳廓畸形很常见
浙大四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何建国介绍,先天性耳廓畸形发生率高,文献报道为 55.2%~57.5%。也就是说,平均每 2 个新生儿中就有 1 个可能出现过耳廓畸形。
耳廓畸形包括耳廓结构畸形和耳廓形态畸形。
那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有这么高的畸形率呢???
其实你可能并没有认真观察下面这些都是哦~~~
1、招风耳
2、隐耳
3、猿耳
4、杯耳状和垂耳
5、耳甲腔异常凸起
6、耳轮畸形
7、耳甲粘连畸形
大部分人都错过了早期矫正机会。
据统计,31.5% 左右的轻度耳廓畸形能够自愈。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自愈。
由于家长及相关医务人员对耳变形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导致就医不及时、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令人遗憾的结果:影响颜值,影响心理包括抑郁、社交障碍等等。
因此,对于耳廓畸形的患儿,浙大四院耳鼻咽喉科建议宜尽早进行矫正干预。
耳廓畸形如果不能在出生后早期进行矫正,则常需 5、6 岁以后手术治疗,存在术后感染、血肿、二次修复手术等风险,且术后效果多不如耳模矫正技术的效果。
耳廓畸形的无创治疗
1、耳廓畸形矫正技术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由日本首先提出,采用牙科的热塑材料和胶布等治疗先天性耳廓畸形,获得一定效果,这也是耳廓畸形矫形器的雏形。之后不断更新,逐步发展到现有的综合式矫形器,疗效也明显提高。
目前耳廓畸形矫正技术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外科胶带或绷带。
第二类,弧形矫形器。
第三类,夹子式耳模。
第四类,综合式矫形器,是新一代的耳模矫正器。
该类矫形器由 1 个支架(包含底架和外盖)、1 个耳轮牵引器以及 1 个耳甲矫正器组成。
优点:可恢复耳上 1/3 重要的解剖结构,同时又能依靠特殊的耳甲矫正器重塑正常的耳甲腔⁃乳突角,是一种有效且综合矫形性强的新型耳矫形器。
目前临床上的耳廓畸形矫正以该类矫形器为主。
2、哪些人可以做无创耳廓畸形矫正?
该技术适用于耳廓形态畸形及一小部分耳廓结构畸形:
耳廓形态畸形,包括招风耳、猿耳、垂耳、杯状耳、隐耳、耳甲异常
凸起、耳轮畸形、合并两种以上畸形的复合耳畸形以及其他耳廓扭曲变形。
Ⅰ度耳廓结构畸形。(耳廓的大小、形态发生变化。耳廓重要的表面结构存在,但耳廓形态跟正常耳廓形态有出入,例如轻度杯状耳,也属于Ⅰ度小耳畸形)
3. 耳模矫正治疗的时机
最佳治疗时机为出生后 6 周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这是因为新生儿体内含有大量产妇雌激素(出生后 72 h 内达到峰值),激素增加了耳廓软骨中透明质酸的浓度,从而增加了软骨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之后,雌激素浓度逐渐降低,在出生后 6 周时恢复到正常水平,软骨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也随之降低。因此,我们强调早期进行耳模矫正。
研究表明,出生 1 周内的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治疗有效率达 90% 以上,超过 3 周龄则有效率不足 50%;新生儿出生后尽早进行治疗,0~1 个月的畸形矫正成功率达 91.3%,1~3 月则降至 80.7%,之后随着年龄增长效果越来越差,越早治疗效果越理想,需要佩戴矫形器的时间越短。
多多宝宝经过 5 周的矫正治疗,耳廓畸形的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谢谢浙四的医生护士这么细心,多亏了大家发现及时治疗及时啊!」多多一家对矫正后的效果十分满意。
4. 耳模矫正治疗的持续时间
耳模佩戴时长主要取决于开始配戴耳模的早晚。
出生 1 周内治疗效果最佳,治疗时长一般不超过 2 周,出生 1~6 周大的婴儿治疗时长在 1 个月之内,出生 6 周以上的婴幼儿治疗时长可长达 2 个月。隐耳和部分杯状耳患儿需要分 2~3 个阶段进行矫正,治疗时长可适当延长。
治疗期间要求患儿持续佩戴,间隔 1~2 周随访一次,嘱家长密切观察。如有并发症发生,须立即回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 张天宇. 先天性耳廓畸形耳模矫正技术专家共识 [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54(5):330-33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