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科学的评估和精准的治疗能让高龄患者重获生机。」
近日,97 岁高龄的陈奶奶(化名)因腹痛半月就医,查出直肠癌并伴有不完全性肠梗阻。面对超高龄患者的复杂病情,当地医院建议保守治疗,浙大四院「小而强」结直肠癌临床创新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微创手术成功为她「重生」。
日前,老人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
陈奶奶来自浦江,半个多月前出现腹痛、排便困难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查出直肠癌伴有不完全性肠梗阻。考虑到患者已 97 岁超高龄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当地医院建议采取保守治疗,仅解决肠梗阻问题,放弃肿瘤切除。
之后,陈奶奶来到浙大四院「小而强」结直肠癌肝转移专病门诊就诊。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洪强接诊后,通过增强 MRI 进一步排除了肠癌肝转移可能。
直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当肿瘤逐渐增大或侵袭周围组织时,可能会压迫直肠腔道,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肠道虽尚未完全闭塞,但食物和气体通过受阻,可能引发如腹痛、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如不及时手术,可能迅速恶化为完全性肠梗阻或肠穿孔,危及生命。」
这不是陈奶奶第一次面对肠癌。9 年前,88 岁的她曾接受传统开腹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下腹部留下 15 厘米长的手术疤痕。此次发现的直肠癌已引发肠梗阻,必须手术,但二次肠癌根治术难度相对较大。
洪强医生形象地描述了这次手术的难度:「患者腹腔内肠子的粘连非常严重,手术就像在布满荆棘的丛林中开辟道路。」 更棘手的是,陈奶奶不仅年龄超高,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等多种基础疾病,这让麻醉和手术的风险陡然增加。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例,浙大四院立即启动 MDT 多学科会诊。普外科牵头,组织多名胃肠外科专家,以及肿瘤科、心血管内科、呼吸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评估病情。
经过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尽管手术风险大,但经过充分术前准备,患者可以耐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更适合高龄患者,患者能够从中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
手术由洪强主任团队完成。由于首次开腹手术造成的广泛粘连,分离过程异常艰难。主刀医生需要像艺术家一样,在腹腔镜下进行「微雕」般的精细操作,小心翼翼地分离黏连肠道。
最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整个手术耗时不到 3 小时,出血量仅 20 毫升,肿瘤被完整切除。
得益于微创手术的优势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陈奶奶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
1. 年龄不是绝对禁忌:全面评估脏器功能、合并症、营养状态。
2. 微创手术优势明显:显著改善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3. 多学科协作至关重要:需外科、麻醉科、内科等多学科团队全程管理。
4. 医患沟通不可忽视: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意愿。
5. 术后康复需要重视: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肠癌,即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它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肠癌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一些早期预警信号可能会逐渐显现。
早期肠癌的症状与预警信号:
1. 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频率异常,如腹泻或便秘持续超过两周;大便形状变化,变细、变扁,甚至出现带沟槽;感觉排便不尽。
2. 便血:
颜色可能是鲜红色或暗红色、黑色,需注意区分痔疮。
3. 腹痛或腹部不适:
间歇性或持续性的腹痛、腹胀感。
4. 体重减轻:
短时间内无意识体重下降。
5. 贫血与乏力:
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6. 肠道梗阻症状(晚期表现):
剧烈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近年来,浙大四院普外科已完成多例 90 岁以上超高龄患者复杂手术,在老年胃肠肿瘤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区域内的老年患者带来了希望与福音。
2025 年 2 月,我院结直肠癌临床创新团队入选全省首批「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致力于解决结直肠癌治疗难题,以多学科诊疗的模式为患者提供规范、全面、个体化和动态的诊疗策略,为更多患者带去新方案和新希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