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9-02
原创

「失去」肛门,肚皮「漏水」,深圳医生花 11 小时为他「补肠」

买衣服时有一种款式是我最讨厌的——没有口袋的衣服

少了口袋

拿快递时手机和钥匙总是无处安放

出门上厕所拿个纸巾

还得在包里翻好久

(一些女生才懂的痛楚)

按我说

每件衣服就该永久绑定两个兜儿!

但事实上,却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有口袋」

对于南宁人张先生(化名)来说

他每天最热切的盼望

就是能找到帮自己去掉两个「口袋」的人

手术后,他「失去」肛门

戴着两个口袋生活 10 年

都说,等退休了想去哪玩去哪玩。

早就退休的张先生这 10 年间确实去了不少地方,但只局限在两广地区。

而他也不是去玩的,而是去找能为自己做造口还纳的医院和医生。

在张先生的衣服内,藏着两个「口袋」。

这个口袋在医生口中叫造口袋,是做了造口的患者佩戴的照护用具,专门用来装排泄物和漏的肠液。

2014 年,张先生在广西做了乙状结肠癌手术。

那个手术切除了张先生长肿瘤的部分结肠和近端直肠,然后在结肠处做了一个造口,用于排泄。

术后半个月,他发现除了造口之外,腹壁还有几处地方每次饭后都会往外渗流肠液。

医生告诉他,这是形成了肠瘘,一般 3 个月左右就能长回去了。

可 3 个月过去,6 个月过去,一年多过去……

肠瘘不仅没愈合,反而像年久失修的水管一样,越漏越多。

不管他吃下什么,慢的话一小时,快的话只要半小时,食物就会从瘘口处流出来。

每天,张先生流出的肠液量多达 2000 毫升,足足 4 个矿泉水瓶那么多。

每天摄入的食物和营养几乎都「漏」掉了。

张先生不仅失去了肛门自然排便的畅快感,取而代之的是造口难闻的异味、频繁更换造口袋的繁琐以及社交方面的重重困扰。

还要天天忍受肠瘘渗液带来的痛楚,生活犹如置身炼狱,造口还纳和修复腹壁小肠瘘成了他心中最强烈的渴望。

看完造影

医生对他说「一塌糊涂」

为了把这些漏液的洞「堵上」,张先生开始去跑医院、找医生。

没检查前,医生告诉他如果手术,有 50% 的机会能成功。

张先生很爽快,即使只有一半的几率,也好过完全无望的过下去,他说:「做!」

可是做完造影,医生却「怂了」。

「不行,手术做不了……你来看看,你的小肠是一塌糊涂!」

造影显示多发小肠瘘、严重腹腔粘连……

这下即使张先生愿意做,医生也不敢给他做了。

「还是建议你就这么维持现状吧。」

张先生真的感觉,自己只能和这两个口袋相处一辈子了。

张先生的儿子偏「不信邪」,又找到了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张洪贞副主任。

直肠 10 年没用

医生让他先练习排便

在南科大医院胃肠外科门诊,张先生见到了张洪贞副主任,也就是儿子找到的那位专家。

这一次,张先生没再被「婉拒」。

「能做,我们有办法,你放心。」

短短一句话,张先生知道,这回自己终于找对人了。

在正式治疗之前,张洪贞副主任先评估了张先生的小肠情况。

团队通过全消化道造影、消化造影和 CTE、结肠造口造影、结肠镜等辅助手段来判断小肠瘘口的位置、大小和结肠的关系等。

「失去」肛门,肚皮「漏水」,深圳医生花 11 小时为他「补肠」

张洪贞副主任说:「我们通过这几种方法,最终确定手术是可以做腹腔粘连的广泛分离,小肠多发瘘的切除,再加结肠造口的还纳,这样患者才能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

然而要做手术,还需要再做两件事:

患者的肛门功能锻炼和肠道营养支持

① 肛门功能锻炼

「患者的远端直肠空置了 10 年,这会导致废用性萎缩。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排便很频繁,不受控制,第二种是排便困难。」—— 张洪贞 胃肠外科副主任

胃肠外科团队让患者天天做排便蹲便、盆底肌肉的松弛收缩功能锻炼,然后通过蹲位的排便实验,来观察肛门废用肌肉的功能恢复。

当确定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已经完全恢复,这样手术才是有意义的。

否则即使给患者接上了,他的肛门功能没有恢复,也是无用功。

② 肠道营养支持

患者出现肠瘘后,很多外科医生都会忽略营养支持这一点。

什么叫营养支持?就是采取一些营养液来替代经口进食。

肠内营养液可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它可以减轻消化道的负担。

肠内营养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每个患者营养液制剂的选择都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瘘口的位置、瘘口的大小等情况进行选择。

它的输入量、输入速度也有很高的要求。

「当患者完成功能锻炼和营养支持后,可以说就达到了一个手术时机和条件,我们就可以开始做手术了。」—— 张洪贞 胃肠外科副主任

开始手术前

他让医生们要「吃饱点!」

准备上「战场」前,张洪贞副主任让医生护士们全部要吃饱,而且一次要吃 2 顿的饭量。

因为这台手术至少要进行 10 个小时的手术时间,医护们都要保证好自己的体力。

术中的挑战,每一项都十分艰巨:

挑战 1:进腹困难

长时间的腹壁瘘口肠液刺激了腹壁,导致张先生的腹壁达到了接近 10 厘米的厚度,脂肪全部变成慢性肉芽肿,又厚又硬。

医生用电刀切这种组织都切不动,进腹非常的困难。

后面,手术团队用解剖剪慢慢仔细地分离,最后才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

挑战 2:分离粘连带

尽管在术前评估时,胃肠外科团队就发现张先生的腹腔粘连非常严重,但术中剖开腹腔后,还是被团成一团的小肠给「硬控」了。

手术最终用了 11 个小时,其中几乎 90% 的时间都用在分离粘连带,分离腹腔粘连的小肠。

只有把小肠全部分离了,才能切除掉漏的部分,再重新建立连续性。

那么长时间的粘连导致小肠萎缩,又不能损伤小肠,要把带有肠瘘的小肠切除,还要保住功能正常的小肠,所以难度非常大。

挑战 3:造口还纳

因为结肠做了永久性的造口,和直肠中间有距离,如果想把它接回去,就要游离结肠。

好比阿珍和阿强本来是一对,后来离婚了分居两地,中间的道路还塌了一段。

要想把他俩重新凑一起,不仅需要从他俩的家里搬些砖来填好路,还要把人从家里拉出来送到对方面前。

(保命 os:仅为科普举例示范,现实坚决维护婚爱自由)

因为本来腹腔粘连就很严重,加上第一次手术的时候就游离过一次,所以还要减轻吻合口的张力。

如果勉强把它拉过去,术后就有可能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的张力过大导致的缺血不良,引起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这种难度非常大的手术,我们因为之前有相关的经验,所以有信心给他完成。当然也因为我们团队医护整体比较年轻,所以也有体力能跟上。」—— 张洪贞 胃肠外科副主任

术后,张先生恢复得很好,不仅恢复了肠道的连续性,切口也没有出现感染,而且能吃能喝能排。

「失去」肛门,肚皮「漏水」,深圳医生花 11 小时为他「补肠」
满脸笑容的张先生及其老伴

肠瘘患者需注意

胃肠外科副主任张洪贞提醒患者,避免出现肠瘘讲究早期的诊断,早期的治疗,还要注意营养支持。

一旦出现肠瘘,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最好是有专门针对肠瘘的专科门诊,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