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誉为「心尖上的舞者」,托起患者生的希望。他们勇攀医学创新之巅,以高精尖的技术摘得华商报总评榜「2022 年度陕西医疗技术飞跃奖」。
他们就是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心脏外科团队。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心脏病院张金洲副院长的带领下,心脏外科团队敬佑生命,锐意进取,每年独立开展包含大血管手术、冠心病手术、心脏瓣膜手术和先心病手术在内的各类心脏血管手术 500 余例,其中高风险的主动脉夹层手术、ECMO 例数、冠心病一站式杂交手术、微创瓣膜置换手术量处于省内领先地位,上千患者及家庭受益。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心脏外科团队发展医学技术、提高医疗质量的艰苦努力。他们用精湛医术,佑护百姓健康,增进百姓福祉。
给「钢铁侠」装上「外挂」
如果说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那么左心辅助装置就是人体的「外挂」发动机。2021 年 11 月 28 日,张金洲教授成功完成陕西省首例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手术。
患者郑某有陈旧性心肌梗塞、全心扩大、肺动脉高压、二尖瓣大量返流、三尖瓣中-大量返流、主动脉瓣少量返流,左室射血分数仅 26%,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导致严重心功能衰竭,加上肺部感染,命悬一线。药物治疗作用不大,在心脏移植等待供体困难的情况下,植入左心辅助装置是最佳方案。
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来源于医者的技术和真诚的态度。张金洲副院长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开展多学科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张金洲副院长带领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术+二尖瓣成型+三尖瓣成型」手术。术后一年,患者独自乘坐高铁前往西安复查。他说,这一年让他实现了之前无法完成的心愿,开车、爬山、快步走都不再是梦想。
不走寻常路
桥是用于连接的纽带,然而心脏里出现「桥」,并非幸事。心肌桥指一部分冠状动脉(通常是左前降支)走行在心肌里,发病率约 25%。心脏收缩挤压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甚至中断,部分心肌桥病人会出现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症、左室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患者赵某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中段心肌桥,压缩幅度约 80%,长度 32 mm,FFR 0.79。冠状动脉 CTA 发现,心肌桥冠脉深度达到 6.7 mm,属于广泛心肌桥病人。
常规手术方法风险大,效果欠佳。为此,张金洲与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朱光宇教授联合攻关,设计出心肌桥旁路移植手术。
胸腔里,跳动着的是患者的心脏。张金洲副院长屏气凝神把心肌桥近端冠脉一点点从脂肪中分离出来;之后用预先游离好的乳内动脉用细如发丝的针线吻合在心肌桥远端冠脉;在精确量取相应长度后剪断乳内动脉,并将断端吻合在心肌桥近端正常冠脉。经过 4 小时,心肌桥旁路移植术顺利完成。心脏复跳后测试桥血管流量和阻力均满意。经陕西省科技信息情报查新检索,此例心肌桥旁路移植手术尚属国际首例。 术后患者康复顺利,缠绕多年的心绞痛终于得以完全解除。迄今张金洲团队共完成 10 余例心肌桥手术,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此术式也在国内外知名期刊进行报道,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这份生命的礼物,是对勇士最好的褒奖。
把每一次手术当作第一次
与死神赛跑,为生命博弈。目前心脏外科拥有 2 个普通病区、1 个监护病区,展开床位 110 张。多项为患者带来福音的新技术就在这里诞生——
国际首例心肌桥旁路移植手术、
西北首例达芬奇辅助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手术、
西北首例一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手术、
陕西省首例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手术
……
生命至上,勇闯禁区,一项项技术难关在张金洲副院长的带领下被逐一攻克,心脏外科已成功开展高风险的主动脉夹层手术、胸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微创心脏瓣膜修复/置换手术、主动脉弓部手术、肺动脉内膜剥脱手术、上下腔静脉疾病等大血管外科手术;一些以往认为的高风险手术,在这里已成为常规。
学科带头人张金洲教授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博士后、克利夫兰医院心胸外科访问学者,陕西非公医协心血管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非公医协心血管外科专委会常委,中国非公医协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医用机器人专委会委员,陕西省红十字基金会医疗专家委员会常委,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从医 30 余年,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动脉瘤和肥厚型心肌病的外科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对于医生来说,可能某一种手术他已经成功做了成百上千次,但对每一个病人来说,都可能是第一次。「把每次的手术都当做第一次来对待」,张金洲副院长如是说:「做每一台手术都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手术前在脑海里反复演练很多遍。因为心脏外科医生的每一个微小失误,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心脏外科团队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2022 年手术死亡率 1.6%,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
每台手术背后,是普通家庭简单又奢侈的幸福。心脏外科团队的每一次探索都是在为患者佑护幸福。未来,他们还将继续肩负这份信任,以佑护之名,传递幸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