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可没那么简单
到底什么是半飞秒?
半飞秒和全飞秒有什么区别?
快一起来看看吧~
科普全飞秒的时候,我们讲到所谓「飞秒」,就是毫微微秒,1 飞秒 = 1 秒的一千万分之一。」
全飞秒手术,就是全程由飞秒激光完成的手术。半飞秒手术全称则是「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矫正术」,既采用"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共同完成的近视手术。
这就是全飞秒与半飞秒最大的不同。
要了解半飞秒的原理,需先了解传统激光治疗近视手术的步骤。
传统激光手术 (LASIK) 治疗近视的过程分两个步骤:
1、制作角膜瓣;
2、掀起角膜瓣,在角膜基质层用准分子激光进行消融矫治近视。
其中,制作角膜瓣是 LASIK 手术中的重要步骤,在以前传统的方法是使用金属角膜刀,由人工操作角膜刀在角膜上切削出光滑的角膜瓣,然后掀起角膜瓣进行瓣下光消融。
现在的"半飞秒 FS-LASIK」,就是在制作角膜瓣的过程中,不使用金属刀片,而是由精准的飞秒激光来完成。然后再掀起角膜瓣用准分子激光进行瓣下消融完成近视度数的治疗。
首先,我们简单认识一下这两种激光:
准分子是上世纪末被发现并应用于角膜屈光手术的一种激光,每一发激光可以精确的切削 0.25 微米深度的角膜(大约是一根头发粗细的二百分之一),使角膜中央弧度变平(制作凹透镜原理),从而通过角膜的光线可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经过电脑计算后,它会自动将要去除的角膜部分气化消融,使角膜形成新的形状,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效果。
飞秒激光,则是 21 世纪发明的一种激光,它有精确的聚焦切削功能,能够穿透角膜表层,将能量准确传输到程序设定的角膜深度进行切削,并且几乎没有热效应(不会对角膜组织产生热伤害)对周围组织没有影响,所以被视为安全的激光。
普通飞秒激光必须与准分子激光配合才能完成整个屈光矫正手术,有个专有名词叫「高阶像差」,被认为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最大,准分子激光可以处理手术中出现的高阶象差。
温馨提示
「全飞秒 Smile」之所以能全程用飞秒激光进行手术,是因为它所使用的是一种超级飞秒激光(飞秒的升级版),与以上普通飞秒激光术型不同,这也是半飞秒与全飞秒之间的区别之一。
加入飞秒激光后,半飞秒手术比传统的激光近视手术多了许多优点:
术后反应轻、恢复快。
应用范围广,可以做到 1500 度的近视。
比单纯用准分子激光有更高的精度。
更加安全,与以前用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相比有绝对的优势。
答:并非所有近视者都可以做近视手术,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以保障近视手术的安全性。
检查有圆锥角膜、角膜炎、重度干眼、眼睑闭合不全、眼底视网膜裂孔、免疫性疾病、甲亢、糖尿病等,不符合激光近视手术条件。此外,年龄须在 18 岁至 50 岁,近视度数保持近一年或两年以上稳定。
答:当前近视手术大概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角膜上的激光类近视手术,二是 ICL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一般来说,中低度近视、角膜厚度合适者选择激光类近视手术。高度近视或角膜较薄者医生一般建议选择 ICL 人工晶体植入术。
答:激光近视手术已经有 30 年历史,国内每年都有超过十万人接受近视手术。不仅如此,许多影视明星、NBA 球员都曾做过近视手术,每年接受近视手术的医生、护士、医生家属也不在少数。
近视手术是受中国国防部公民应征入伍体检标准明确认可的,也是中国民航招收飞行员体检鉴定规范明确认可的。
答:近视手术术后的干眼、眩光,一般多见于高度近视做激光手术的患者。由于切削的角膜比较多,术后有一段时间会有眩光,这些症状是可以慢慢恢复的。
同时,现在近视度数过高一般不建议选择激光手术,可以选择 ICL 晶体植入术,术后的眩光会大大减少。
激光近视手术是把角膜削薄,不会使角膜脱落。术后也不会增加老来得其他眼病的风险,因为激光近视手术是外眼手术,并不接触眼球内部组织,做不做手术,老了以后都可能得白内障等眼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