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个月前,小王骶尾部出现一小疖肿,起初没当回事,1 周后,局部形成脓包,在当地医院行脓肿切口清创术,可术后创面一直难以愈合,当地考虑存在高位复杂肛瘘,再次手术可能会损伤直肠,远期影响肛门排便功能,后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外科罗医生接诊患者后,结合患者的就诊经历,考虑患者可能并不是肛周脓肿术后形成的肛瘘,有可能是「藏毛窦」惹得祸。进一步安排磁共振检查,提示「骶尾部异常信号,考虑皮毛窦并感染及窦道形成」。
胃肠甲状腺外科主任杨战锋查看患者后,积极组织科室内讨论,详细制定手术方案,指出「藏毛窦」是一种发生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的感染性疾病,多为慢性反复发作的窦道,引流不畅时可呈急性脓肿表现,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根治方法,常常需要将藏毛窦全部切除。
由于根治切除骶尾部组织较多,术中对皮瓣的设计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一旦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导致切口裂开或皮瓣坏死,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同时指出,患者手术范围较大,为预防术后切口下积液,术后创面可留置具有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自主设计知识产权专利产品「傅式引流管」,促进伤口愈合。
前期准备完善后,患者如期行手术治疗,由杨战锋主任主刀,实施「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 皮瓣转移术」。术中可见「罪魁祸首」的毛发深藏于窦道深部,一并切除后创面留置「傅式引流管」,术后 5 天拔除引流管,术后 12 天,患者创面一期愈合,拆线出院。
目前研究认为藏毛窦是骶尾部断裂的毛发存于臀沟内,经臀沟的皮肤凹点进入皮下组织内,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炎症,并形成瘘管,反复不愈。青春期后 20~30 岁男性多见,肥胖和毛发浓密者易发病。
藏毛窦在我国属于少见病,容易误诊为肛周脓肿、肛瘘等,临床误诊率及复发率较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