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也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在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癌症术后,医生通知患者家属说「手术成功」,患者家属会喜极而泣的画面。这时,很多人以为癌症已经治愈。但事实上,医生说的手术成功,指的是这次手术把肉眼所见的肿瘤完整切除,并不代表无后顾之忧。因为很可能体内还有残余癌细胞没被发现。
对于有复发风险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术后的辅助治疗。做什么治疗比较有效果?很多患者又犯难了……江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
江女士的求医之旅早期肺癌,做了手术就意味着治愈了吗?来自嘉兴的江女士(化名),今年 61 岁,家庭和睦,平素就注重养生的她没有任何不良生活习惯,也没有家族遗传病史,原准备过了 60 岁大寿,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含饴弄孙。不想,平静的生活因一场来势凶猛的「咳嗽」所打破。2021 年的元月开始,江女士就出现持续的干咳,胸闷,后背阵痛等症状。后来在丈夫的强烈要求下,去当地的一家医院就诊。
通过胸部 CT 检查发现:江女士两肺多发结节(较大者 9 mm),左肺上叶环形结节较前新发(1.0 cm*0.8 cm)。之后通过进一步通过 PET-CT 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尖后段肿块伴内部空洞形成,考虑恶性肿瘤;两肺散在结节,FDG 未明显摄取增高,提示早期肺癌,需要立刻手术。
2021 年 2 月 3 日,江女士进行了全麻下行 VATS 左肺上叶切除+左下肺楔形切除术。医生在手术室外面告诉患者家属,江女士的手术很成功。
医生都是权威,该听谁的建议?术后病理和疾病的进展情况让江女士一家的心情从高兴到跌落谷底,坐了一个过山车。因为江女士的术后病理显示为:(左上叶) 恶性肿瘤,伴坏死,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浸润性腺癌,低分化 (Ⅲ级)(实性型 90%, 复杂腺体 10%),侵犯脏层胸膜弹力层 (PL1),脉管内见癌栓,基因检测发现 EGFR(L858R 突变)。这意味着有江女士有复发风险,需要进行辅助治疗。
在术后随访检查中,发现江女士双肺结节,右肺上叶可疑增大,左肺残肺结节可疑增加,胸腔积液。这也加重了家属的焦虑,担心疾病会进一步发展。
为了寻求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江女士的家人又拜访了几位专家,可是医生们来自不同科室,他们都从各自专业的角度提出下一步的治疗意见,江女士和家人不知道哪个才是最佳方案,感到很迷惑。
她越发消瘦,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身体和心理饱受着双重折磨,她非常渴望新的治疗突破和看到新的希望。
寻求多学科专家指导在患友的介绍下,江女士和家人得知在高博医疗集团上海阿特蒙医院,有着多位国内三甲医院知名专家坐诊,并有着直通国内国际的多学科会诊服务,因此迅速预约了多学科会诊。在收集了江女士的详细病史资料后,高博上海阿特蒙医院安排了肿瘤科,影像科,内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就江女士的疾病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高博上海阿特蒙医院首席科学家李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高博上海阿特蒙医院特聘专家韩宝惠教授,高博上海阿特蒙医院肿瘤科吴宁主任,高博上海阿特蒙医院影像科杨州主任等专家教授就江女士目前的治疗方案困惑和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提供了多方面、专业细致的解答和指导,并在最后统一各位专家的意见,给出了优化后的治疗方案。
专家讨论时刻下一步治疗该如何进行?由于江女士诊断为原发肺腺癌术后 IB 期,存在高危因素(胸膜见癌侵犯脏层,脉管内见癌栓),且 EGFR(L858R 突变)。为降低未来复发几率,专家建议术后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如果经济条件有限,可以选择标准术后辅助化疗,考虑以铂类为主的方案;
如患者经济条件许可,为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口服奥希替尼靶向治疗。
江女士是否适合使用奥希替尼?因为第一次听说「奥希替尼」,患者家属询问:这个药物是否对早期肺癌有效果?是否在获批的适应证内?有没有临床研究予以支持?江女士是否适合用这个药物?专家都针对患者的担忧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在 2021 年的 V1 版 NCCN 指南中指出,对于早期 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B-IIA 的高危患者、IIB-IIIA 患者)在 R0 手术切除后,进行术后化疗及奥希替尼辅助治疗。
奥希替尼「用于 EGFR 突变阳性患者肿瘤切除术后辅助治疗」这一适应证的获批是基于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 III 期临床研究 ADAURA 数据,研究主要终点数据已于 2020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奥希替尼辅助治疗显著改善了早期可手术 NSCLC 患者(IB-IIIA 期)的无病生存期(DFS)。
奥希替尼说明书中明确可用于 IB-ⅢA 期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L858R)置换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江女士接受过手术切除治疗,外显子 21(L858R)置换突变,可以使用该药物。
建议做循环肿瘤 DNA(ctDNA)检测江女士是肺癌术后,不能完全保证她身体中没有微转移病灶,为了预防癌症的复发与转移,可基于 ctDNA,进行术后分子残留病灶检测,指导奥希替尼用药治疗。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提示存在微转移病灶,那江女士需奥希替尼靶向治疗 2 年。IB 期患者是否需要辅助治疗?江女士的家属提到,之前有医生说不需要辅助治疗,这一点和专家建议不一致,自己很困惑。对此,专家也做了介绍:对于ⅠB 期患者是否需要辅助治疗,目前国际上争议很大。而影响力很大的 NCCN(美国国立癌症网络)指南推荐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ⅠB 期术后「考虑」辅助治疗。江女士的病理结果显示癌细胞侵犯脏层胸膜弹力层 (PL1),脉管内见癌栓等高危因素,极有可能出现复发转移,建议进行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随访计划不能少为了让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专家建议江女士要定期随访。最终,江女士家属在听了各个专家意见后,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奥希替尼靶向药物治疗方案。
抗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及时发现肺癌复发或转移并及时处理,才会更有助于患者长期生存及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术后的辅助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指南规范来做决定。
此外,患者要做好定随访,这样患者也能及时地从医生那里得到关于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新技术、新药物的治疗。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高博医疗集团专注于打造「医产研」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和科技创新平台,深耕血液病、肿瘤等专科领域。其业务范围覆盖医院诊疗服务、临床特殊检验、医学影像、生物制药、基因技术、医疗信息化等领域,建立 1 个医院连锁,以及包括临床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大数据中心、生物治疗研发中心 4 个中心的战略布局,构建完整的医疗生态系统。 集团目前完成北上广三家血液病研究中心,五家医院的布局。共拥有病床 800 张,造血干细胞移植仓 88 间。
主要开展独具技术特色的血液病、儿科及综合住院诊治服务,并设有为社区服务的门诊及急诊。医院使用面积 14000 平米,开放病床 170 张。住院病房以血液病、儿科及综合病房为主,设有百级手术室及抢救病房。血液科专家团队具有丰富的临床与实验室经验,包括有 30 多年血液病诊治...
由李春富教授领衔主持,秉承「生命高于一切」的办院理念。是目前中国唯一专注儿童血液病研究和诊疗的机构,与美国著名医疗集团梅奥诊所 (Mayo clinic) 战略合作,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医疗机构,其主要任务为利用完善的诊断体系,最先进的化学和生物医疗技术诊治血液病和免...
中心包含两家实体医院,上海闸新医院,以及上海力泉医院。总建筑面积 18000 平,开设床位 356 张,洁净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病房 32 间,配备进口核磁共振和 CT。设立医学检验科、血库、医学影像科、药剂科、康复科等。除常规的临床检验项目外,还能够开展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学...
医院由高博医疗集团、银山资本与德国阿特蒙医疗集团合作成立,是上海自贸区的首家外资综合医院,也是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试点工程。医院总规划建筑面积约 60000 平方米,一期开放床位 200 张,二期建成后总床位数约达 500 张。上海阿特蒙医院自规划创办以来便综合考虑自身优势与中...
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整合诊断平台,在北京、上海、广东均设立参考实验室,建立在集团五家具有肿瘤和血液肿瘤专科特色的医院基础之上,依托强大的临床资源,利用临床与检验相结合的模式优势,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后,能够迅速发现临床在诊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