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0-28
原创

浅谈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ADHD) 与早期疗育:他不是讨厌鬼,他是我的顽皮小宝贝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美国一位母亲曾经这样说过:「也许你认识我的孩子。」

  • 他就是那个说话总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孩子;
  • 他就是那个总是忘东忘西的孩子;
  • 他就是那个裤子藏了只小蚂蚁,老是痛个不停的孩子;
  • ......

您的孩子是否也是这样让你麻烦伤脑筋呢?

如果有,我们就要怀疑您的宝贝是否有可能具有所谓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ADHD)。

您的辛苦我们最清楚,但请您不要担心,您并不孤单,我们将会协助您和您的宝贝,走过这样混乱和不安的日子。

什么是过动儿?

过动儿可分成三种:注意力不足型、过动冲动型及综合型。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过动儿都是用好动来解释,有些是注意力差、上课不专心或是容易分心的型态出现的。

这会让你的宝贝经常让老师处罚,没有办法好好上课和认真念书考试,间接影响了学校的成绩和人际互动关系。

台湾有 5-7% 的学龄儿童患有 ADHD,约有二十多万的小朋友。男童的发生率是女童的三、四倍 (9.2% vs 2.9%)。国一学生的盛行率更高达 7.5%。

所以就这样的比例分析,每班大概都会有一到两位这样的小朋友需要医疗的协助和帮忙。

不同成长时期的行为表现

过动儿在不同成长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例如:

01 学龄前

  • 好动、无法专注、容易跌倒或受伤
  • 常和兄弟或同侪打架,数会有破坏行为
  • 动作笨拙,数伴随有协调性活动发展落后的现象

02 学龄期

  • 上课时坐不住、容易插话、抢着说话
  • 写作业拖拖拉拉、不会安排,丢三落四
  • 学习问题,成绩落后、容易出意外

03 青年期

  • 成绩退步,学习动机减弱、数有逃课或暴力行为
  • 行为冲动,易叛逆顶嘴、容易沉溺于网路
  • 自卑、结交朋友困难

所以,由此可以发现,很多的过动儿如果可以尽早诊断并和医师配合,也可以减一些孩子行为偏差的困扰。帮助了一个孩子,也是帮助了一个家庭或是紧张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如何正确对待过动儿?

不了解过动儿的人往往觉得他/她们:爱唱反调! 讨厌鬼! 漫不经心! 捣蛋鬼! 活泼好动! 皮! 

其实都不是,他们是生病了,所以讲也讲不听,打也打不乖,这正是需要医生和你一起协助帮忙你的顽皮小宝贝。

很多家长或老师即使怀疑孩子有 ADHD 或知道孩子是 ADHD,也没有带去就医治疗,因为:

01 家人、老师拒绝面对

  • 孩子长大应该就会好了
  • 小孩子本来就是这样

02 归咎他因

  • 这个孩子天性如此
  • 媳妇不会教
  • 老师有偏见

03 抗拒

  • 我不要带小孩去看医生
  • 服药不知道会不会有副作用

你们的担心,我们清楚,但是您知道吗? 童年时期的 ADHD,会持续到青春期,高达 60%-80% 以上,且经常到成年期,高达 50% 以上。儿童盛行率为 9.9%,青年的盛行率为 6% ,而成年人的盛行率最高可达 5%。

孩子的成长需要您细心的呵护。

透过「儿童发展评估」可针对情绪、行为及认知等三方面,为您的小宝贝进行完整的评估与说明,让心头的不安与担心可以好好的放下。

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是我们会陪着你一起走过,最后愿每个人身心安顿,小朋友健康快乐!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