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怀孕分娩后的女性容易出现同房疼痛的症状呢?
这要从盆底肌的位置和功能说起:
盆底肌位于会阴处,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主要功能作用包括:
1、支撑盆腔脏器
2、控制排尿排便
3、参与性生活
女性妊娠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如阴道松弛、压力性尿失禁、脏器脱垂等,出现同房疼痛、尿频尿急、小腹胀痛等症状。另外,如宫腔镜、阴道镜、人流手术等临床手术,也会对盆底肌肉和筋膜造成相似的影响,从而出现术后疼痛等症状。
据流行病史调查,在 18~50 岁女性人群中,有 15~20% 女性有盆底肌高张的体征,部分出现同房疼痛、慢性盆腔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针对产后出现的盆底疼痛,女性盆底康复中心有以下针对性治疗帮你解决:
盆腹动力学循环治疗
作用于脉管系统,直接改善盆底局部营养,加速组织修复。对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薄等症状均有良好疗效。
盆底生物反馈训练
手法引导盆底肌正确收缩或抗阻收缩,解除肌肉错误张力模式,缓解筋膜疼痛
盆底磁刺激
盆底肌高张-疼痛模式,调节神经支配缓解疼痛
肌筋膜手法松解
针对盆腔疼痛点,定点松解,增加筋膜滑动
骨盆体态调整
整体评估骨盆功能,改变盆底肌肉失衡状态
心理评估
进行盆底功能障碍问卷、性生活质量问卷填写,深入了解患者情况
除了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宝妈们也可以在家里进行简单的动作训练,拉伸肌肉,缓解盆底肌紧张,减轻疼痛:
动作一:梨状肌拉伸
仰卧平躺在床上,左侧脚踝放在对侧膝盖上,双手抱住右侧大腿往胸前拉回,保持在左臀后侧肌肉有明显拉伸感的位置,维持 20-30 秒后放松,休息 20-30 秒后,重复动作。
动作二:内收肌拉伸
坐立于瑜伽垫上,双腿盘坐,弯腰向前伸展,感受大腿内侧肌肉被牵伸,保持 20-30 秒后放松,休息 20-30 秒后,重复动作。
以上每个动作练习 10 次为 1 组,每天 3-5 组,注意动作幅度,避免拉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