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9 月 7 日至 8 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与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委会联合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出生缺陷防控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承办产前超声诊断分会场。
大会以「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提升出生缺陷防治能力」为主题,设立了 1 个主会场和 6 个分会场,直面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挑战,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紧扣时代脉搏,内容丰富全面,是一次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盛会,旨在推动出生缺陷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
主会场邀请了相关部门领导及国内外出生缺陷防控领域专家学者共同进行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
9 月 7 日大会正式拉开帷幕。梁德生教授、朱军教授、杨芳教授担任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王巧梅司长致辞,来自法国的 Laurent Salomon 教授和日本的 Naomichi Mastumoto 教授进行精彩主题报告。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学科带头人、产科超声专家李胜利教授出席会议,并就《产前超声医师的得力助手—产前实时智能检测系统》进行精彩报告。
李胜利教授从当前产前超声现状出发,详细介绍超声科团队在产前超声智能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成果,特别是产前实时智能检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创新应用。该系统具备自动采集标准切面、自动测量生物参数及一键生成报告功能,不仅大幅减少报告书写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还显著缩短三级产前超声检查时间,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系统能实时显示未采集切面,确保各孕周检查对应的必采切面完整采集,有效杜绝漏采和漏诊风险。
此外,产前实时智能检测系统还提升了产前筛查的同质性和质控标准,为临床实践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持。年轻医生通过教学系统对标准切面中的关键结构进行反复学习和描绘训练,能不断提高对超声解剖结构的认识以及为后续疾病诊断打下坚实基础。
李胜利教授作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产前超声学组主委,带领超声科承办 9 月 8 日的产前超声分会场。
分会场以「产前超声诊断:AI 与大数据时代,产前超声的未来走向」为主题,邀请多位国内著名产前超声领域专家进行精彩报告,内容丰富,是超声临床与 AI 的碰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红宁教授分享团队研发的智能化胎儿心功能检测模型实现胎儿心功能快速评估,并强调 AI 研究应「基于临床,高于临床,解决临床问题」的终极目标。医工结合方面,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谭光华教授指出,目前胎儿智能超声在准确性、可解释性和实时性方面仍存在较大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自 2016 年起,湖南大学李肯立教授团队与李胜利教授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在超声标准切面定位与识别、超声图像分割、图像参数估计及大模型应用等领域进行广泛研究,推动产前超声智能化的实践与发展。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栗河舟教授分享《硬脑膜窦畸形产前超声特征及预后》,通过典型病例详细讲解硬脑膜窦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要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赵博文教授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现状,分享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发展的研究进展及最新自动测量技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唐瑶教授分享其在运用产前超声智能质控系统的经验和体会。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王红英教授介绍团队研发的 DDCHD-DenseNet 模型,提出人工智能算法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协和医院戴晴教授详细解读 2024 年 5 月 AJOG 发表的基于国际专家共识的胎儿前置血管的最新文献,并强调前置血管定义不应局限于距宫颈内口 2 cm 以内的血管、中孕期前置或低置胎盘需警惕 III 型血管前置等注意事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赵胜教授详细讲解多模态诺莫图用于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产前风险评估。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廖伊梅博士分享超声科团队近年在胎儿外侧裂异常追踪中推荐的检查方法和总结的胎儿外侧裂形态异常的追踪路径,得到在场专家的一致好评。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周毓青教授总结了近年 AI 在产科超声中的应用与进展。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尚宁教授详细介绍团队最新研发的 SMART SCENE 3D-SPINE 技术,极大提高脊柱疾病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效率,是 AI 与临床的有机结合的范例。
最后,李胜利教授总结指出,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是作为一个有力助手帮助超声医生提高工作效率、留存图像质量以及测量的准确性,从而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疾病诊断上,并强调虽然人工智能无法完全代替人类医师,但不会使用人工智能的人类医师最终可能被会使用人工智能的医师淘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