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4-10
原创

无影灯下,一位外科医生的「超长待机」

在医院的走廊里,脚步匆匆,无影灯下,争分夺秒。这是外科医生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胃外科的沈健副主任医师,便是他们中的一员,在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用坚守与付出诠释着医者仁心。

深夜急诊,挽救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生命

周二深夜,凌晨十二点的钟声刚刚敲响,寂静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沈主任,急诊有个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需要急诊手术,您是今天胃肠外科的备班医生。」沈健毫不犹豫地从床上坐起,迅速穿上衣服,从家里赶赴医院。夜晚的街道格外安静,只有他的车灯划破黑暗。半小时后,沈健已经站在了医院的手术室里。无影灯下,他熟练地操作着腹腔镜下的止血钳和缝合线,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沉稳。经过紧张的手术,成功切除 25 cm 的坏死肠管,保住了患者的生命。术后,他一直守在手术室,直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被送回病房。此时,他看了一眼手术室的时钟,已是第二天的凌晨四点。

连续奋战,应对膈疝嵌顿肠梗阻患者

周三清晨,沈健来不及回家,只能在值班室稍微休息一下,便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查房、择期手术……一项项工作接踵而至。好不容易忙完,刚准备吃午饭,手机又响了:「这边是 ICU,有一个肠梗阻的患者需要您会诊。」沈健重新换上工作服,匆匆赶到 ICU。这次是一位膈疝嵌顿导致的肠梗阻患者,情况十分危急,需要立刻手术。沈健顾不上饥饿和疲惫,匆忙灌下一杯咖啡后,便全身心投入到患者的抢救中。手术过程中,他全神贯注,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为患者解除了病痛。当他完成手术以及一系列的工作,夜里回到家时,女儿和爱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坚守手术室,处理消化道穿孔患者

周四,是沈健诊疗组的手术日,完成所有择期手术已是接近下班时间。然而,熟悉的铃声又一次响起:「ICU 一位消化道穿孔合并急性心梗的患者需要会诊。」之后便是 MDT 讨论、家属沟通,紧接着又是急诊手术。手术台上,研究生问:「老师,您连着两晚都做急诊手术,怎么手术操作还能这么平稳、娴熟?」沈健笑了笑说:「拿不稳缝合线的医生,缝不好患者的肠子,拿起手术刀,就肩负起了患者的生命安危。」当沈健再次完成这一例急诊手术,回到家又是午夜时分。

门诊与急诊交织,应对消化道穿孔病人

无影灯下,一位外科医生的「超长待机」
沈健(左一)为患者手术

周五,照例是沈健的专家门诊时间。门诊上到一半,消化科的会诊电话又忽然响起,这次是一例消化道穿孔的病人需要急诊手术。看到沈主任又一次出现在手术室时,手术室的麻醉师和护士都笑了:「流水的患者,铁打的沈主任!」沈健只是微微一笑,便又投入到紧张的手术中。当手术顺利完成,他走出医院大门时,城市已是华灯初上。

周末值班,以阑尾炎手术收尾忙碌一天

无影灯下,一位外科医生的「超长待机」

周六,又轮到沈健值班。这一天,他依旧忙碌不停,二十四小时的周末班以一台阑尾炎手术收尾。哪怕顶着通红的眼睛,他也要看过病房每一位患者,直到看完最后一位手术患者心电图平稳,沈健才安心回家。

这就是一位胃肠外科医生的「日常马拉松」。沈健说,外科医生的时间表里没有「按时」,错过饭点、通宵手术都是家常便饭。他们只是一群「把手术台当战场,把患者当家人」的普通人。他们最大的成就感,是将患者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之后,患者说的一声「谢谢」。

在医院的每一个角落,这样的医生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每一个患者的生命健康,用爱心诠释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