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0-14
原创

病案现场:群策群力克难关 百岁老人获新生

近期,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外肝胆胰外科病区成功为一位 102 岁的老人实施了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老人在多学科精心协作、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顺利出院。

2022 年 7 月的一天,一位 102 岁的老人因「进食油腻食物后腰背疼痛 2 天」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同济医院急诊。急诊血液检查显示,患者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血中转氨酶超正常值 5 倍以上,白蛋白降低,一般状况很差。经过 B 超、CT 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属于重症胆管炎,如果不紧急处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随即收入普外肝胆胰外科病区。

医疗小组在施宝民教授的带领下,制定了周密的诊疗计划,予禁食、抗炎、营养支持,同时开展了包括了磁共振,心超,心电图,肺功能,胸部 CT 等检查。经过三天的治疗,患者症状有所缓解,转氨酶有了明显下降,但是营养指标仍较差。磁共振检查显示胆总管下段较大结石,病因很明确,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急性胆管炎。虽然经保守治疗暂时缓解,但病因不去除,后面随时都会复发。

病案现场:群策群力克难关 百岁老人获新生

祛除结石的方式一个是通过 ERCP 内镜下经十二指肠取石;另一个方式是腹腔镜微创下经腹腔切开胆总管取石。经过全院多学科会诊,心内科车琳主任医师,呼吸科郑玲主任医师,麻醉科刘健慧主任医师以及 SICU 张磊主任医师,最后讨论认为 ERCP 的风险更高、结石较大不易取出,可以采用腹腔镜下胆管取石术。和家属充分沟通并听取老人的想法后,决定进行腹腔镜下胆管取石术。

高龄患者,不仅具有一般年轻患者所具有的手术风险,还具有于心、肺、肝、肾这些重要器官功能储备不足的风险。该患者的二次手术史、胆道感染也属于手术不利因素。

经过两周的精心治疗和充分准备,2022 年 7 月 19 日开始手术。麻醉科庞启颖副主任医师娴熟而又轻柔的迅速诱导插管,麻醉成功后,为最大限度降低气腹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特意将腹内压降到 8 mmHg(平时的腹内压一般打到 12~14 mmHg),腹壁几乎没有张力。施宝民主任医师、林锐主治医师,凭借精准轻巧的手术技巧,分离腹腔内黏连,精细解剖,最短时间内找到胆总管、胆道镜直视下成功取出 2.1 cm 大小的结石。手术 2 个小时内安全结束、顺利转入 SICU。

病案现场:群策群力克难关 百岁老人获新生

术后,在重症医学科张磊主任医师团队精心监护和治疗下,老人在当天下午恢复自主呼吸,拔除了气管插管,术前的肺不张和胸腔积液没有对患者造成太大影响。于是,第二天上午转回肝胆外科病房。后面又经历了房颤、顽固性电解质紊乱、肺内感染、胆道感染等多次挑战。

术后一周左右,老人出现了谵妄,甚至出现了幻觉,好像感觉变成了另一个人,昼夜颠倒,白天呼呼大睡,晚上精神亢奋,经过心身医学科专家会诊,及时用药调整后,精神终于回归正常。术后两周,于 2022 年 8 月 4 日,患者终于康复,带 T 管出院。一个月之后,来院复查,经过胆道造影,证实了无结石残留、胆道通畅后,顺利拔除胆道引流管。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