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嗽需注意!
青草初绽、繁花盛开,盛春四月一到,各大公园里免不了家长孩子野餐踏青的身影,结果没多久孩子就开始咳嗽了。不少家长都以为是孩子得了季节性感冒,又或者是外出着凉,过几天就好了,结果咳了半个月也没见好转,也不愿到医院检查。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孩子咳嗽老不好,不一定是普通的感冒——要警惕百日咳。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氏菌导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 多发于儿童,且发病群体逐渐低龄化,由于感染后病程可能达数月之久,所以称为「百日咳」。百日咳常见于春夏季,但由于各地气候不同,因此百日咳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百日咳的症状
百日咳的全病程约 6-8 周,在临床上可分为三期:1. 卡他期 从发病开始至出现痉咳,一般 1~2 周。发病初期表现为感冒,除咳嗽外,可有流涕、喷嚏、低热,也可只有干咳。当其他症状逐渐消失时,咳嗽反而加重,日轻夜重,渐呈痉咳状。
2. 痉咳期 一般为 2~4 周或更久(数天至 2 个多月),此期间特点主要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发作时咳嗽成串出现,咳十余声或数十声,直到咳出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紧跟着深吸气,发出鸡鸣样吸气吼声。咳嗽剧烈时,可有大、小便失禁,双手握拳屈肘、面红耳赤、涕泪交流等。
3. 恢复期 一般 1~2 周,咳嗽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不再出现阵发性痉咳。但若遇到浓烟等刺激,或有呼吸道感染时,可以重复出现阵发性痉咳。
百日咳传染途径
1.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由于宝宝们都接种了百白破疫苗,百日咳发病以成人和小月龄婴儿居多,并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青少年及成人症状轻,多数以隐性感染或者带菌为主,婴儿发病多来自家庭成员间的传播,所以宝宝预防百日咳,家庭成员同样也要做好预防,家庭有慢性咳嗽者的隔离很重要。
病人从起病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出现前,要经过发热、咳嗽、喷嚏、流泪、乏力时等流感样症状期,也就是卡他期,此期传染性相对来说比较强。
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带菌者在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分泌物散布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健康人通过吸入传染,家庭内传播多见。
3. 易感人群 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5 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更高。由于母亲缺乏足够的保护性抗体给胎儿,所以 6 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新生儿也可能发病,尤其是未接种或者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宝宝。即使宝宝接种过百白破疫苗,在接种后 12 年后,发病率仍可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近年来,国外报告不少的成人也患百日咳。患过百日咳后不能获得终身免疫。
如何预防百日咳
1. 接种百日破疫苗百日咳疫苗通常在出生后 3、4、5 月龄各接种一剂,18-24 月龄加强免疫一剂。
2. 保持室内通风,幼儿被褥勤晾晒
3.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免疫力的提高可以有效抵御病菌的入侵,从而达到预防百日咳的效果
注意:百日咳在临床中容易被误诊,因此需要家长在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就医,切忌当「糊涂爸妈」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