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治疗血液肿瘤的常用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甚至是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同时,化疗药物「敌我不分」的作战策略也会波及人体正常细胞,从而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张教授,我这化疗之后总是咳嗽咳痰,老不好,还有点发烧。会不会是肺癌啊?」48 岁的老王一进到门诊室就急急地问出心中的疑惑,中间还不时夹杂着几声咳嗽。
张波教授闻声便立即细致地询问起了老王的病史。原来,老王在两年前被确诊了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IVA 期,一直到今年 3 月,期间因病情反复,经历了化疗、CAR-T 治疗等多种方式,治疗均有一定效果。
只是今年 10 月,老王出现左腰背部包块,被再次诊断为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并予以化疗。自此,老王便经常出现咳嗽、咳痰,有时还有发热的症状。
了解过老王的病情后,张波教授马上为老王安排了常规体检及胸部 CT。检查后发现,老王的肺部并不存在明显的癌变,这让老王感受到些许安慰。
但由于肺部存在一定炎症,且原因暂时不明,于是张波教授先尝试进行了抗感染治疗,并及时加以影像学检查来监测治疗效果。遗憾的是,胸部 CT 显示此番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张波教授结合老王的病史及前期经验性治疗经过,判断老王的表现应属于化疗后产生的机化性肺炎,因此转换了治疗思路,使用糖皮质激素予以治疗。
很快,老王体温恢复了正常,CT 中双肺病灶明显吸收,咳嗽咳痰的症状也有所减轻。
结合此次诊疗经过,张波教授表示,机化性肺炎是血液病常见、发生率较高的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之一,很多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淋巴瘤、MDS、骨髓移植后都可发生机化性肺炎。
考虑到患者的安全健康及经济因素,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格外重视患者的病史,不要贸然按照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患者也不要过于惊慌,提到肺部病症就想到肺癌。
希望大家都能够对这种并发症更加了解,并予以正确的态度和诊疗方式。
一些经过化疗治疗的患者来就诊时会主诉咳嗽、咳痰等症状,这时就需要考虑是不是因为应用了化疗药品而产生了肺部不良反应——机化性肺炎。
机化性肺炎(OP)是间质性肺病的一种,通常是由于肺部炎症病灶长期不吸收或反复发作,导致肺内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
根据病因,机化性肺炎可以被分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
其中,继发性机化性肺炎的诱因通常包括药物(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如阿糖胞苷、利妥昔单抗等)、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以及放射线等。
当患者因接受化疗而患上机化性肺炎时,一般会出现发热、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且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没有明显好转,并存在双肺散在湿性啰音。
一般机化性肺炎的患者均有急性肺炎病史,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甚至有些患者没有症状,所以不易被发觉,等到进行体检实验室检测、CT 检查时才被发现。
有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的低氧血症,当病情快速进展时,还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因此,一定要在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初现时就加以重视,及时就诊!
此外,对于症状轻微,肺功能正常或轻微异常患者可以不进行治疗,但是需要密切监测症状、肺功能及影响变化;中度以上呼吸功能受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GC)进行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机化性肺炎容易复发,而且常在激素减量过程中、以及停药数周内复发,因此需要格外关注患者在每个阶段用药后的效果及胸部 CT 的表现。如果病情较为严重,有必要时可以考虑肺移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