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10-27
原创

上海海华医院急诊科&骨科多学科协作完成「家门口」的考验

10 月 17 日上午 10 点 10 分,上海海华医院的职工们像往常一样正常工作,平静如常。此时医院门前的大马路上突然传出的一声巨响打破了这种宁静:一辆小轿车与自行车发生相撞,一名老年男性被撞倒在地

10 月 17 日上午 10 点 10 分,上海海华医院的职工们像往常一样正常工作,平静如常。此时医院门前的大马路上突然传出的一声巨响打破了这种宁静:一辆小轿车与自行车发生相撞,一名老年男性被撞倒在地,头破血流。

正在工作的急诊科护士长听到了这声巨响,立即启动突发情况应急处理「绿色通道」,携带急救物品并推平车赶到现场。急诊外科主治医师陈硕为患者检测生命体征,将头部伤口初步处理后,于 10 点 20 分推入医院急诊抢救室内。

上海海华医院急诊科&骨科多学科协作完成「家门口」的考验
上海海华医院急诊科&骨科多学科协作完成「家门口」的考验

上海海华医院急诊科&骨科多学科协作完成「家门口」的考验

到达医院抢救室后,手足外科主任王朋举亦赶来查看患者情况。患者,72 岁,当时意识朦胧,精神不佳,血压 133/77 mmHg,对遭遇车祸的过程有短暂性失忆,时不时地就震惊于车祸竟发生在自己身上。

上海海华医院急诊科&骨科多学科协作完成「家门口」的考验

上海海华医院急诊科&骨科多学科协作完成「家门口」的考验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一直在旁耐心询问其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和家属的联系方式,试图找到其家属。在患者意识慢慢清醒之后,诉自己来自金旺社区,医院立即联系社区通知家属,在家属还未能赶到现场的时候,已于 10 点 40 分前为患者做完 CT 检查等一系列紧急救治。

上海海华医院多学科协作救治七旬老人

上海海华医院急诊科&骨科多学科协作完成「家门口」的考验

上海海华医院急诊科&骨科多学科协作完成「家门口」的考验

经过检查之后,患者诊断为「头皮撕脱伤、肋骨骨折」,给予下一步治疗。截至发稿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完全清醒,常规检查均已正常,预计很快就能出院。

急诊救治的核心即和「死神」抢时间:救护速度和医护精神缺一不可。从发生车祸到抢救人员及设备全部到位,上海海华医院在短短几分钟内就用超强、超快的行动力完成急救考验,临危不惧,第一时间为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科与骨科多学科协作,秉着「先救命」的原则,以患者为中心,做守护生命方舟的「急先锋」!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