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3 日,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五届医工协同科技创新学术年会盛大召开。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深刻重塑医疗健康版图,打破学科界限,催生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新格局。为展现我国医工交叉领域的杰出成就,年会延续「年度全国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十大进展」评选传统,重磅发布由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五届医工协同科技创新学术年会专家委员会评选的「2024 年全国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十大进展」。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发布评选结果。
本次评选经过严格筛选,从众多高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中初步确定了 80 项候选项目,再经专家委员会通过科技情报分析、同行评议等环节,在充分考虑多维度的原则基础上,遴选出 10 项最具代表性和前瞻性的成果科技创新。评选不仅是对科研团队智慧与努力的肯定,更为医工交叉领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励更多资源与力量投身其中。期许这些卓越成果能引领医疗健康科技迈向新高度,为人类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吴学奎教授团队在磁共振成像(MRI)领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成就——成功研发出仅 0.05 特斯拉的全身磁共振成像仪。其超低场强设计、深度学习消除电磁干扰技术、高质量图像重建能力,及经济实惠的优势,打破传统 MRI 设备的局限,引领 MRI 技术的变革,为全球医学影像领域树立新的里程碑。
田捷教授团队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理+AI」光学分子成像技术,开发多模融合分子成像设备与手术导航系统,显著提升肝癌、肺癌手术效果和精度,降低术后复发率。这一创新打破国外产品垄断,推动光学分子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及产业化,助力我国精准医学发展,并荣获 「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为自主创新的高端医疗设备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贺大林教授团队开创性研发蓝激光手术设备,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功在全国推广应用。短短两年实现全国 31 省 400+医院,600+医生,完成 15000+例临床应用的辉煌业绩。该成就彰显了医工交叉创新力量和巨大潜力,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医疗器械自主研发领域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程群峰教授在二维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成就斐然,2024 年,团队凭借「液态金属交联致密化」策略荣登《Science》封面,该策略革命性地增强了 MXene 薄膜的拉伸强度与电磁屏蔽性能;同年与北京大学邓旭亮教授合作,在《Nature》发表成果,通过创新技术成功将 MXene 纳米复合薄膜材料引入骨再生领域,展现其卓越的生物医学特性。系列性突破为新材料在医疗健康领域创新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姜晓兵教授团队和臧剑锋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微创可降解传感器。该传感器体积仅 2×2×2 mm³,植入体内 1 月后可自行降解,并能无线监测颅内多种生理参数变化。其微小体积、先进材料及创新算法为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带来全新手段,极大减少了患者长期植入物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开启了生物传感器颅内使用的新纪元。
赵国光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利用硬膜外电极与近场无线技术,成功实现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脑控功能准确率超过 90%。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神经科学与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神经疾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引领脑机融合智能技术迈向崭新高度。
陈茂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 Prizvalve 瓣膜系统,采用球扩式短支架与钴铬合金瓣架设计,打破国外高价垄断,填补国产球扩瓣技术空白。为主动脉瓣膜病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引领中国进入瓣膜病介入治疗新纪元。
樊海明教授团队研发的「玵立显®」是一种新型准顺磁超小锰铁氧体纳米对比剂,实现了对肝细胞的高度特异性靶向,可在 5 分钟内完成早期肝癌的精准检测,对比度提升 5.8 倍,分辨率高达 0.5 毫米。它通过快速排泄降低副作用风险,大幅提高肝癌早期筛查的安全性和诊断效率,为影像示踪诊断带来重大突破。
盛斌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黄天荫教授团队合作开发的 DeepDR-LLM 系统,首次为糖尿病医疗领域提供了高质量多模态大模型应用证据。该系统能精准识别高、低风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群,几乎不漏诊。此举显著提升了中低收入国家基层糖尿病管理及筛查效率,为全球糖尿病管理带来革命性数字解决方案。
叶凯教授团队开创性的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的基因组「序列-图像」转换策略,实现了全场景下的结构变异检测,为大规模疾病数据和临床诊断提供关键技术支撑,革新了「人工智能+生物大数据」分析框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