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15
原创

冬天皮肤干燥瘙痒怎么办?

近日,面对持续的低温,许多广东人已经把珍藏已久的秋衣秋裤从衣柜的旮旯里扒了出来。

考虑到晚上温度更低,一些怕冷的人甚至连「小太阳」这类取暖「神器」也搬了出来。

温度上来了,皮肤瘙痒也随之而来,尤其是用「小太阳」取暖的人们,应该深有体会。为什么会这样呢?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陆秀薇表示,冬天气温低,气候也较为干燥,为适应天气的变化,人体的调节机制也会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皮肤血管会常处于常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的分泌会明显减少,皮肤的水分及油分也会减少,部分御寒方式会加剧皮肤的干燥或刺激皮肤,也就带来了一系列的皮肤问题,例如:干燥、脱屑、皲裂、瘙痒等。

如用取暖器取暖,会导致皮肤水分脱失,让本就干燥的皮肤更加干燥,最终引起瘙痒。而我们所穿的秋衣秋裤大都较为紧身,影响皮肤通透性和血液循环,有些秋衣秋裤甚至不是纯棉的,皮肤与其零距离接触产生的摩擦更多,就容易导致瘙痒。

加上有些人爱洗热水澡,冬天一洗就是半小时,洗完就穿上秋裤、坐到取暖器前,更会加剧相应症状。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皮肤干燥瘙痒的问题,陆秀薇医生做了更详细的科普。

冬天皮肤干燥瘙痒怎么办?

一、皮肤干燥瘙痒的原因

人体皮肤的表面有一层皮脂膜,是由皮脂腺分泌出来的油脂、角质细胞产生的脂质、汗腺分泌的汗液和脱落的角质细胞经过低温乳化,在皮肤表面形成的一层保护膜。

它能够有效锁住水分,防止皮肤水分的过度蒸发,其脂质部分能有效滋润皮肤,让皮肤保持润滑和滋养,其水分可以使皮肤保持一定的湿润,防止干裂。除此外,皮脂膜还有抗感染的作用,它可以抑制一部分致病菌的生长。

当气温变低,气候干燥时,人体皮肤上的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减少,特别是老年人,皮肤老化,腺体萎缩,使得保护和滋润皮肤的皮脂分泌液也跟着减少,加上各种因素的刺激使得皮脂膜受损,皮肤变得更加干燥,皮肤末梢神经发生异常兴奋,从而产生了瘙痒感。

二、破坏皮脂腺的因素

(1)过度清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卫生观念提高,洗澡成了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即使天气再冷,内心有多不愿意洗澡,最终还是会坚持每天洗澡,有的人甚至一天洗 2-3 次澡,冬天皮脂分泌本来就少,好不容易才分泌出来一点皮脂很快就被洗掉了,皮脂膜就起不到屏障保护的作用,皮肤就越洗越干燥、瘙痒。

(2)错误的护肤方式:

护肤并不是简单的洗洗涂涂,错误的护肤方式不但起不到保护皮肤的作用,还会起到反作用。

例如盲目去角质,皮肤本身就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周期,一般是 28 天,大多数人日常清洁就可以洗去老旧角质层,额外进行物理或化学去角质,会削弱皮肤的抵御能力。还有的人认为护肤产品使用得越多越厚越好,反而会加重皮肤的负担。

另外,皮脂膜呈自然的弱酸性,若使用碱性的洁面产品就会使酸碱度失衡,因此要使用偏中性的护肤品。

(3)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会变得干燥松弛,在干冷的季节尤甚,这是因为皮脂膜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薄,而且健康度也大不如前。

三、冬天皮肤干燥瘙痒怎么办?

面对皮肤瘙痒,很多人都会通过反复抓挠来或者热水烫洗来止痒,但是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

还会一搔抓就停不下来,一用热水烫洗也停不下来,造成恶性循环。时间一长,皮肤上会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苔藓变样或湿疹变样,这样不仅会导致皮肤变厚、粗糙,在抓破后还会引发皮肤感染或细菌感染,严重的可能会引起溃疡。

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合理清洁:①每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不要超过半小时,因为过长的时间会洗去人体表面的皮脂膜,缺乏皮脂膜保护的皮肤,会变得干燥起皮屑;②不宜用热水烫洗,水温 40℃ 为宜,温度过高虽然能够短时间内抑制痒感,但对皮肤是一种不良刺激,会溶解皮肤表面的保护膜,使皮肤更干燥;③尽量不要用肥皂等强碱性的清洁用品,因为这类物质会迅速除去皮肤的保护油脂。

(2)科学护肤皮脂膜受损尽量选择医学护肤品。其成分应包括:乳木果油、神经酰胺、透明质酸、β-葡聚糖、角鲨烯。一般在洗脸后、沐浴后擦干体表水分后尽快均匀、适量涂抹保湿护肤品,可视皮肤的干燥程度,护肤品的吸收速度增加保湿护肤品的次数,无需涂抹过厚。

(3)健康饮食应戒烟限酒,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 A 丰富的动物肝脏、蛋黄、胡萝卜、油菜等。

(4)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避免熬夜,使皮肤有足够的时间自我修复、自我调节。

(5)合理用药,及时就医若瘙痒不适,影响生活质量,可以适当使用止痒药膏来止痒,但不要随意使用含激素的外用药,具体用药需要听从皮肤科医生的建议。瘙痒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一定不要擅自长时间使用激素软膏,以免带来许多不良反应。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