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31
原创

20 年气促不适竟因瓣膜损坏,心脏换瓣手术再次巧解难题

近日,我院心脏中心多学科团队再次顺利为一名 60 岁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主动脉瓣换瓣术(机械瓣),恢复了患者瓣膜正常功能。这是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近期接续开展的第二例心脏换瓣手。

气促不适持续 20 年,瓣膜损坏是祸首

在 20 年前,黄先生重体力活动后就出现气促不适,刚开始只是进行踢球、长跑等运动才出现气促,后来逐渐发展为爬四层楼梯就会出现乏力不适。他曾到其他医院就医,被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医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黄先生因恐惧开胸手术,拒绝手术治疗,仅服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没有明显疗效。1 个月前,黄先生无诱因出现心前区绞痛,每次发作持续 3-5 分钟,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为进一步诊治,黄先生来到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心血管内科医生为黄先生进行心脏 B 超检查,诊断其为「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群中较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由于左心室流出道的出口为主动脉瓣口,成人正常主动脉瓣口面积 ≥ 3.0 cm2,当主动脉瓣口面积缩小至正常的 1/3 或更窄时,会对血流产生阻塞。这种疾病仅依靠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逆转病情发展,只能通过心脏外科手术更换心脏瓣膜,对于较年轻患者则是唯一选择。

经心脏中心医护团队耐心解释病情,黄先生消除了对于手术风险的顾虑,最后同意开展手术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需要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才能顺利完成。术前,我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晚泉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曾小茹主任医师和胸心外科副主任谭棠基主任医师,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姚尖平教授团队进行多学科协作,多次组织远程和现场术前讨论,根据黄先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备手术方案,为手术的成功开展做好坚实保障。

巧置机械瓣,瓣膜功能立马恢复正常

8 月 6 日,我院心脏中心心外科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姚尖平教授团队,为黄先生实施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术中,探查主动脉瓣,可见瓣口呈鱼嘴状,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瓣叶增厚且钙化严重,并累及瓣环。

20 年气促不适竟因瓣膜损坏,心脏换瓣手术再次巧解难题
20 年气促不适竟因瓣膜损坏,心脏换瓣手术再次巧解难题

李晚泉表示,一般外科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有两种手术方式:直接把损坏的瓣膜换成生物瓣或机械瓣,手术相对比较简单;或者对损坏的瓣膜进行耐心修复,但手术复杂、难度大。早前我院首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则是选择对已损坏的二尖瓣、三尖瓣瓣膜进行修复成形手术。

20 年气促不适竟因瓣膜损坏,心脏换瓣手术再次巧解难题
外科手术清除的主动脉瓣

根据黄先生病情,团队选择置换机械瓣手术方案,仔细切除主动脉瓣膜,并清除瓣环钙化组织,把损坏的瓣膜彻底清除后置换成机械瓣。整个手术历时约 5 小时,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在心脏中心 CCU 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黄先生心脏功能很快恢复正常,已于近日康复步行出院。

李晚泉表示,心脏外科手术需要强大的多学科团队支撑才能顺利开展,以往这类复杂四级手术都需转诊至省市级医院。目前,我院已成功开展两例心脏外科手术,实现了区域医疗高精尖技术的长足进步,外科手术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监护治疗经验更为丰富。

接下来,我院大力筹建心脏中心,由心血管内科、胸心外科、麻醉科手术室、超声科及介入诊疗中心组成的多学科力量,联合组建心脏中心 MDT 团队,常态化实现「家门口」救心,进一步提升三水区域医疗龙头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为佛北战新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在医疗配套方面保驾护航。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