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29
原创

前期及时干预,远离糖尿病

由于国民对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糖尿病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人对糖尿病前期却知之甚少,甚至有些人在获悉自己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时会暗自庆幸,认为没必要采取任何措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从糖尿病前期就已经开始,只有在此阶段进行及时干预才能够预防或延缓 2 型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测量值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状态,是糖尿病发展的必经阶段。

糖尿病前期包括 3 种情况:即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损害和血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等于 7.0,餐后 2 小时血糖大于等于 11,或者症状+随机血糖大于等于 11;

糖耐量损害:即指空腹口服 75 克脱水葡萄糖 2 小时后 7.8 mmol/L ≤ 血糖 11.1 mmol/L;

血糖调节受损:是指既有空腹血糖受损又有糖耐量损害者。

哪些干预措施可延缓糖尿病的进程?

对糖尿病前期的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向 2 型糖尿病的进展,甚至一些积极合理的干预还可让我们远离糖尿病。

通常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从强化生活方式方面进行干预 ;另一种是药物干预。一般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半年后,血糖仍然没有降低到正常水平时,则需采取药物干预。对于不适宜通过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在没有用药禁忌的情况下也可采取药物干预。具体如下:

一、生活方式干预 

从生活方式上干预糖尿病前期,主要有两个方面 :

1、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每日饮食摄入的总热量 。

2、合理运动,制订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出汗的耗氧运动每天可持续约 30 分钟,运动项目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喜好来选择,如慢跑、爬山、游泳、骑车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二、药物干预

常用于糖尿病前期干预的药物有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倍欣),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以及一些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中药。药物干预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前期状态,但由于不同的药物用药禁忌及适应症均有差别,药物干预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易进入糖尿病前期状态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存在家族史 , 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患糖尿病, 或同时伴有高血压、肥胖、心脑血管病等。

年龄在 40 岁以上。

典型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的人群。

患有高血压,或高血压伴肥胖的中老年人。

高三酰甘油(即甘油三酯)或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 4000 克)的母亲。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