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29
原创

一糖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未控糖分——糖尿病足的预防

什么是糖尿病足?

2005 年,世界糖尿病日聚焦「糖尿病足」,强调足部并发症是糖尿病里面最严重、费用最昂贵的并发症之一。自此,这个曾经的「少见病」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这个病。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周围神经及下肢血管病变,并因此而产生的足部异常改变,以及各种诱发因素出现足部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等一系列表现,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近日,52 岁的李先生(化名)被铁钉刺伤足部,当时只是到医院简单处理后便回家。回到家后李先生自行使用外用药涂抹,没想到伤口不但没有痊愈还逐渐加大加深,后来李先生就来到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创面治疗中心就诊。

根据李先生的情况,创面治疗中心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全面治疗和局部治疗,李先生伤口康复痊愈。

糖尿病足发病率有多高?

糖尿病足轻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酸麻、疼痛等。糖尿病足的轻重程度依次为 5 个级别,足部微小的创伤若处理不当,会从 0 级的麻木疼痛,发展到伤口溃烂,再到坏疽,达到 5 级的严重程度则需截肢。

据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一年内新发溃疡发生率为 8.1%,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一年内新发溃疡发生率为 31.6%。糖尿病足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截肢,造成伤残。二是治疗过程花费巨大,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那么,糖尿病足的发展一定是截肢的结局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证明「防大于治」。如果早期能够正确预防和治疗,45-85% 的患者可以免于截肢!

糖尿病足高危因素及诱因有哪些?

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有: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足部畸形、足部溃疡或截肢史、吸烟。

检查糖尿病足的直接诱因:干裂的皮肤、胼胝形成及鞋内异物;新鞋磨破伤,脚部骨头突出,如足外翻、锤状趾等;错误地修剪指甲,过烫的水或取暖设备,长时间的行走、水泡破裂,赤脚走路等引起的损伤及趾间或足部皮肤溃破等。

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日常照护有哪些?

1、每天检查足部

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检查双足皮肤有无干燥、皲裂、擦伤、水泡、红肿、变色、鸡眼和胼胝、脚气、溃汤、感染等,如果眼睛不好,可以戴上眼镜,看不清楚的地方使用镜子或请人帮忙。

2、采用正确的泡脚方法

用手或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使水温低于 40 ℃。足部浸泡 5 到 10 分钟,洗净后用柔软的浅色毛巾轻擦干足部皮肤,不要用力揉搓,一定擦干脚趾间的水分,观察足趾间有无破溃、出血、渗液,保持脚趾间干爽。

3、使用皮肤护理膏或霜

皮肤干燥者,洗脚后及时涂上润肤膏,以保持皮肤柔润,防止皮肤皲裂,注意不要将护理霜涂抹于足趾间或溃疡伤口上。

4、足部按摩

以手掌的大、小鱼际肌从足尖开始做双足及下肢的按摩,双侧足部和小腿各按摩 3~5 分钟,以促进足部及下肢的血液循环。

5、坚持运动

每天坚持下肢及足部的运动,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病的发生。足部运动方法有:提脚尖运动、抬脚跟运动、弯腰-下蹲运动、甩腿运动、上楼梯运动等。

6、糖尿病足受伤后的急症处理

对于小伤口,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轻轻拭干,不要涂深色药物,如龙胆紫、红药水,避免使用碘酒等强刺激的消毒剂,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特别注意,千万别使用「偏方」涂抹伤口。

糖尿病足如何预防呢?

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控制血糖和代谢异常。根据最新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控制在 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

消除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如戒烟。

对糖尿病患者要进行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每天自我检查双脚,如果发现足部问题,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建议每 3-6 个月到达医院的内分泌科进行一次检查。

选择舒适的鞋和袜子。应穿着厚实平跟、鞋头宽敞、深度足够、透气良好、鞋里平整、穿脱方便的鞋行走。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