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护理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贯彻血液病全周期护理理念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护士、专科护士的培养,持续深入推进护理学科建设。
在 1 月 7 日下午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血液护理专题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围绕我国血液专科护理发展策略、专科护士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共谋新时代血液专科护理的发展新思路。
此次论坛邀请了 17 位国内外知名血液科护理专家以及护理教育专家相聚云端共享此次学术盛宴,线上累计近 7 万人参会。
大会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血研所」)肖志坚副所院长指出,血液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未来应深入贯彻血液病全周期护理理念,注重研究型护士发展。
他希望借此会议,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能够进行研讨、形成共识,更好地推动我国血液学护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同质化发展。
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在致辞中肯定了血研所护理的综合实力。
她表示,面向患者及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对广大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耕临床、革故鼎新、多点发力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希望此次盛会,能够携手各位专家一起谋新篇、开新局,实现国内血液病护理领域的共赢共进。
天津市护理学会孙玫理事长在致辞中强调,新时代的护理学科发展要不遗余力地坚守人民至上的宗旨,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以临床问题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持续发挥护理人的力量,加强护理队伍能力建设,统筹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以促进护理事业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推动血液学护理学科向着高质量发展。
大会主席
论坛由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院长李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刘玉平及血研所护理部主任解文君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学术报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杨宏艳教授、血研所护理部徐丽副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秋环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持。
加强护理专科建设,承担健康中国重任
会上,李峥教授介绍了「我国专科护士培养及发展现状」,她指出,在专科护士队伍的发展持续壮大、培养体系逐步规范、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和领域不断拓展的基础上,专科护理才能逐步完善,承担起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庆印教授在「专科医院护理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中强调,学科建设应做到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手段、以创新研究为动力,从而达到护理管理信息化、临床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质量同质化、人才培养梯次化、科研创新集成化的最终目的。
融合国内外发展,共谋护理创新之路
哥伦比亚大学护理学院尚晶晶教授为大家分享了「Home-Based Cancer Care」。她从宏观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引出美国癌症治疗模式,总结了癌症家庭医疗护理创新模式的优势和持久性实施的影响因素,对未来中国癌症家庭医疗护理模式的开展进行展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陆宇晗教授回顾了「肿瘤临床研究护士的发展和实践」,她从研究护士岗位管理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肿瘤临床试验研究护士队伍的工作特色,为今后开展专科护士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
倾力打造高质量血液专科护理团队
美国血管通路学会 Judy Thompson 教授以「Vascular Access Considerations for Hematologic Oncology Patients」为题进行了分享,深入探讨了血管通路相关的常见风险以及应对血液肿瘤特定风险的策略。血研所解文君主任为大家分享了「血液系统疾病护理新技术、新进展」。
她提出,「十四五」时期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期,血液病护理要以人民全周期健康为中心,血研所要努力建成高质量研究型医院护理团队,成为血液学护理领域的核心。
专家讨论
天津市护理学会张克森秘书长主持的专家研讨环节将会议推向了高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蒋艳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刘玉平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邹海欧教授以及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春霞教授从护理人员职业规划、区域间合作交流热点方向、护理科研教育及护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讨论。
专家的专业论述、主持人及讨论嘉宾的精彩点评,为我国未来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指明了方向,也为血液护理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此次血液护理专题论坛汇聚了众多血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议新时代下血液护理发展的新进展、新方向。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盛会聚焦国内外血液专科护理发展,共享护理研究新进展,交流护理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相信本届论坛的举办必将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实化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护理联盟工作,助力领域专家携手共筑血液护理学科创新发展的新生态,促进中国血液护理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