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华厦眼科医院集团
4 月 7 日,第 73 个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宣传主题确定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
当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基金会联合青岛华厦眼科医院发起「看见·医者初心」直播专访,特别邀请青岛华厦眼科医院副院长、眼底病科主任王洪格连线直播间,讲述大爱背后的医者仁心。直播中,王洪格院长还同时为大家带来了小儿眼病的相关知识。
一直以来,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及旗下医院紧随国家战略步伐,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近视防控部署,在青少年近视防控、斜弱视及各种儿童眼病的防治上不断探索,致力于建立一套成熟的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模式。先后开展「近视防控 百校巡讲」、「校园视力安全官」、「为乡村点睛」、「家校护眼 E 启测」百千万计划等近视防控公益项目。
2019 年以来,华厦眼科还携手中华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启动「天使明眸」计划、「看见 2021」计划,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家庭,凝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致力于在全国推进近视防控及儿童青少年各类眼疾的救助,如斜弱视、屈光不正、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眼外伤等,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直播中,问及从医「初心」,王洪格表示,作为一个医生,需要「看见」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疾病,还有患者对于自身、家庭和社会的价值与力量。
譬如说眼科医生,用自己的专业帮助患者重见光明,事实上是帮助他们恢复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让患者得以有尊严、有自信地立于人世间。
眼科是一个窗口,当很多疾病在临床上还没有被确诊的时候,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白血病等等,早期可能已经在眼睛上有所体现。
一个负责任的眼科医生,不止要关注眼睛这个「局部」,还要有「见微知著」的能力,兼顾患者全身的状况,以及疾病带给他们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像对待亲人或自己一样,来关注患者、服务患者,让他们恢复健康,才是敬畏生命的最好方式。」王洪格如是说。
在山东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王洪格和他的团队在支援抗疫的同时也在坚持接诊。在他看来,绝不能因为害怕病毒而牺牲患者的健康,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这是医生的道德底线。
「从第一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全部都是医学院。」高考时坚定不移的王洪格,怀揣着这份医学理想,三十余年初心未改,至今依然在砥砺前行。
医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一方面,医生要面对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遇到来自患者和家属的误解甚至责难。
而对王洪格来说,最大的压力却莫过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心」。
正是由于医生的神圣使命,王洪格不断探索和追求知识和技术的新高度,希望通过自己的技能让患有眼疾的人重见光明。
也同样是因为责任感,让王洪格时刻保持着同理心。在遭遇患者的误解时懂得换位思考,理解黑暗带给他们的痛苦和担忧。
「被误解时或许是痛苦的,但当我们回头去看,如果能够积极面对这些困难,也就实现了职业上的跨越。」
直播中,王院长同样为大家带来了小儿眼病的相关知识。常见的小儿眼病包括先天性异常、眼科肿瘤、寄生虫感染、小儿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等。
儿童眼病可以通过外观、眼科筛查和眼底像等方式发现。如家长发现孩子眼睛颜色和眼球大小异常、眼泪分泌异常等状况,需要防范眼病风险;另外要重视遗传性眼病的潜在风险;有宠物的家庭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防止孩子因为不洁使眼部受到寄生虫感染。
小孩很多时候,他不能清楚地表达眼睛怎么不舒服,所以对家长来讲,一定要有这方面的知识,然后才能去早发现早治疗,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视力。
新冠病毒对眼健康也带来了威胁,比如容易引发结膜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炎等等,提醒大家及时关注自己的眼健康,如有不适要及时就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