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华厦眼科医院集团
2021 年年初,成都华厦眼科医院年仅 35 岁的眼底病科田洪益医生,顺利通过四川省卫生、中医药技术高级职称成都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从重庆医科大学眼科硕士毕业,到晋升副主任医师,田洪益医生仅花了 8 年时间。这 8 年时间,是田洪益医生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临床手术技能的艰苦 8 年,也是他将自己保住患者光明的人生信念付诸实施的 8 年。
「跟晋升副高职称相比,用自己的本事为患者解决病痛,替他们留住光明,更让我有成就感,」田洪益医生说。
2010 年,田洪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他心目中的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当时我就是想要学眼科,因为家里姥姥和舅舅都饱受高度近视带来的困扰。」 为了今后的眼科医学之路更加宽阔,田洪益医生在眼底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方向刻苦钻研,并于 2013 年顺利毕业,获得眼科学硕士学位。
2015 年,田洪益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入职到成都华厦眼科医院担任眼底病医生。来到成都华厦后,他跟随院长——国内知名眼科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原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晓明教授边工作边学习,经过多年历练,他逐步掌握了各种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技能,从一名初入门的眼科医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眼科专家。
「我是 37 岁才晋升副主任医师,田医生还没到 36 岁就晋升为能独挡一面的副主任医师,这与他的勤奋踏实、积极上进分不开的。」谈到学生田洪益医生,成都华厦眼科医院院长陈晓明教授也是赞不绝口,「他还有一颗对患者真诚以待的心,是一名合格、优秀的眼科医生。」
眼科不像一些学科经常遇到生死攸关的危险情况,有惊心动魄的抢救场面。但是一些眼底疾病,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并发症等也需要及时治疗,早一分钟治疗,就给患者多一份复明的希望。
「只要经过详细的诊断,有让患者重见光明的希望,我就不会放弃,但最怕的是患者自我放弃!」田主任说,前年一位来自贵州的 27 岁小伙子,因为糖尿病引发了全身一系列疾病,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等。「他第一次来是由哥哥搀扶着的,双眼视力极差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田主任经过详细的诊断,发现患者右眼有重见光明的希望,不过由于当时患者的血糖值偏高,田主任建议他先到综合医院把血糖调理好了再来治疗眼睛。没想到,他一听觉得很麻烦,当时就决定放弃治疗。
「他当时还在手术时机,如果再拖延就真的没有重见光明的希望了!」田洪益医生坚定地认为患者不能放弃,经过他智慧的、不懈的劝说,患者最终接受了建议。几天后,小伙子调理好血糖,各项指标符合手术条件,田洪益为他成功实施了右眼玻切手术。术后一个月复查,其视力恢复到了 0.2。哥俩非常开心:「至少现在能看得见了,很多事情就不用总依靠人了。」
49 岁的杜女士来自南充南部县,4 年前,因右眼视网膜脱离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过了 2 个月,她又感觉右眼有些轻微疼痛,「当时还在带孙子,没太在意,但是有天睡醒起来发现右眼出血了!」这才引起了杜大姐的重视。「当时就又去了当地医院,医生说是视网膜再次脱落,并建议到大一点的医院治疗。」
于是,杜女士来到了成都华厦眼科医院,找到了眼底病科田洪益主任,「当时,她的情况还挺复杂的,右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加上眼底功能不好,我们只能想办法保住她的眼球。」据田主任介绍,两次视网膜脱离已经造成网膜破裂、增殖膜破裂等,视力已经没有方法挽回,「为了避免她以后出现右眼球萎缩,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保住眼球。」
最终,田洪益医生为杜女士实施了「右眼复杂视网膜脱离修复术+硅油填充术」,手术取得成功。
「患者的肯定是对医生最大的鼓励」,面对患者的肯定,田洪益医生更感肩上责任重大、职业使命光荣。「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们经常会看到患者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医院,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当然是他们又能够带着满意的表情出院离开。所以,每当我看到患者重见光明的那一刻,我真的发自内心的感到很快乐!「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