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0 月 23—25 日,第九届国际胸部肿瘤西子论坛在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隆重举行,百余名久负盛名的专家学者及中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围绕胸外科领域的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探讨。本次会议由中
2020 年 10 月 23—25 日,第九届国际胸部肿瘤西子论坛在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隆重举行,百余名久负盛名的专家学者及中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围绕胸外科领域的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探讨。
本次会议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浙江省抗癌协会主办;由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肺癌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浙江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浙江省预防医学会肺癌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协办;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承办。
会议期间,大会执行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主任胡坚教授向丁香园分享了本届西子论坛的亮点和他的一些学术观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主任 胡坚教授
九年坚守,成就胸部肿瘤的品牌论坛
回顾 2012 年西子论坛创建之初,胡坚教授表示,「我们的初衷是希望为国际国内的同行们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动胸部肿瘤领域的发展。」
现如今,西子论坛已经走到了第 9 个年头,会议规模、与会学者逐年增加,学术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曾经「蹒跚学步」的西子论坛,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了国际国内胸部肿瘤领域人士广泛认可和称颂的品牌论坛。
胡坚教授告诉丁香园,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本届西子论坛期间还同步举办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的年会,强强联合之下,整个会议的规模和影响力更胜往届。
在会议形式上,受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影响,本届西子论坛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那些不便于亲自来现场的国际国内的同行们也能够通过视频同步参会,使得会议影响力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增加了。
而从会议内容上看,一贯沿袭了历届会议中主题聚焦的特点,本届西子论坛的议题围绕胸外科微创技术、胸部肿瘤综合治疗、胸外科快速康复及肺癌预防与控制高新技术领域等目前胸外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并就如何开展胸外科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等相关科研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早期肿瘤的根治 VS 中晚期肿瘤的慢病化
对于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患者,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类患者原则上应以追求肿瘤的根治为目的,从患者病情角度他们有这个机会,从医生技术角度我们也有这个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胸部 CT 作为胸部肿瘤筛查的利器,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应用,结果导致数以百万的肺部结节被发现。这种新状况为胸外科医生准确鉴别肺部结节良恶性、正确处理不同的肺部结节提出了新要求,这也将成为胸外科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而对于中晚期的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患者,由于恶性程度通常较高,根治的可能性很小,且过度的治疗干预会给患者带来不利于病情甚至是难以承受的伤害。
对此,胡坚教授指出,从不断调整化疗方案,到采用靶向药物治疗,再到如今副作用更小、疗效更持久的免疫疗法,以及正在探索中的围绕免疫治疗的各种新型联合治疗方案(比如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手术+免疫治疗等等),医生学者们一直没有停下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需求最佳抗癌方案的步伐。
什么样的方案才是中晚期胸部肿瘤患者的最佳抗癌方案?胡坚教授给出的答案是,最佳抗癌方案应该能够使中晚期肿瘤慢病化,就是让中晚期肺癌患者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一样,在确保合适的生活质量前提下能够长期生存。这就是胡坚教授一直以来所提倡的「中晚期肿瘤的慢病化诊疗模式」。
在胡坚教授看来,早期肿瘤的根治与中晚期肿瘤的慢病化诊疗模式是胸部肿瘤治疗的理想方案,我们应在坚持规范化、个体化、微创化的前提下,朝着这两个目标持续奋斗,这也将是未来胸部肿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最后,胡坚教授强调,我国人口基数大,以肺癌为主的胸部肿瘤患者众多,「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在保护好病人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临床科研的探索。当然,这个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一方面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另一方面,要打开思路、有头脑有目标地去开展工作。」
期待在第十届、第十一届西子论坛,能够看到胡坚教授团队及更多国内胸外科团队在探索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免疫治疗的最佳模式方面,以及其他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磅成果;并希望这些成果能够乘着西子论坛的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传递到国际国内的各个医院,带动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最终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