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9-11
原创

严涛:用匠心精神守护光明之路

专家介绍严涛,宜昌市一医院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5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眼耳鼻喉专业,湖北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

专家介绍

严涛,宜昌市一医院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5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眼耳鼻喉专业,湖北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他扎根于眼科临床 20 多载,完成各种白内障和眼底手术万余例,其中最大的患者 103 岁,最小的 5 岁。他迎难而上,为众多濒临失明的眼疾患者守住了最后的光明。

严涛:用匠心精神守护光明之路

扎根眼科 20 多载守护光明

严涛出生在夷陵区的一个农村家庭,在那个医疗很匮乏的年代,乡亲们病了往往都是在家里「硬扛」。见过太多病痛的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高考那年,他如愿以偿地考取了武汉大学医学院,就读于临床医学专业。

「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口,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在细分专业的时候,他选择了师资较强的眼耳鼻喉专业。他勤学苦钻,为今后的从医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找他的患者很多,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期待——恢复光明。「严主任,我的眼前有黑团遮挡,而且看东西变形了,这如何是好?」「您不要着急,很多患者有这样的情况,那可能是您眼底的黄斑有问题了,能治疗的。」面对着患者的焦虑,严涛总是耐心地安慰患者,并尽量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为其解释。

从医 20 多年,他的生活规律而单调,每天大约 7 点半准时出现在病房,了解每一名患者的情况……增加了哪些新患者,哪些患者的问题比较棘手,他都了如指掌。查完房安排好明天的手术,随后进入手术室开始当天的手术。

他不辞辛劳地守候着光明之路。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即使是面对最常见的疾病,他从来没有一点懈怠。他说:「做医生久了,每一次手术都谨小慎微,因为一丁点的失误对患者来说,可能会导致难以挽回的视力损害。」

迎难而上 秉承仁心对待患者

严涛常说,做医生要有一颗慈悲怜悯的心。在严涛的从医生涯里遇到过很多感人的故事,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对来自巴东的父子。

60 多岁的王先生(化姓)一只眼睛已残疾失明,仅靠着另一只眼睛生活。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他,仅存的另一只眼睛陆续出现黑影,到了几乎什么都看不清的程度。由于患者腿脚不便,他 40 多岁的儿子带着他跋山涉水换乘了多趟交通工具,最后将父亲背到了市一医院眼科门诊。严涛经过详细检查,诊断为视网膜脱离并发白内障。他被患者儿子的孝心所感动,说道:「正常人无法想象失明患者的世界是怎样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其实,独眼手术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感到棘手,一分一毫的闪失,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严涛说。

经过周密的分析和安排,严涛开展了这台风险和难度极高的手术。在显微镜下,他先彻底清除白内障,再后入路切除玻璃体,抽丝剥茧般地分离粘连的视网膜,清除增生的组织,凭借多年开展大量手术积累的丰富经验,严涛最终将视网膜贴复到位,患者恢复了光明。

医术精湛 让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103 岁的代婆婆出现无诱因的双眼视物模糊,四处就医后诊断为白内障,因婆婆年纪太大,病情复杂,存在手术风险,便放弃了手术治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代婆婆的眼疾越来越严重,连最爱的电视都无法观看,没有精神生活的婆婆无精打采,瘦的只剩皮包骨。心焦不已的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严涛主任。

「老人是白内障晩期,主要是年龄增长后晶体老化所致。由于其患病时间过长,晶状体核变得很硬,加上又属于超高龄,白内障手术虽然可以做,但是手术风险很大。」严涛将手术的风险告知了老人的子女。

子女们言辞恳切地对严涛主任说,虽然老人年岁已高但仍期待光明,希望能为母亲实施手术,争取复明,提高她的生活质量。严涛主任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为老人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仅仅 10 余分钟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第二天检查,代婆婆的角膜就像年轻人一样透明,左眼视力提升至 0.6。在揭开纱布的那一刻,代婆婆激动地感慨:「好清楚,从没看得这么清楚过。」

眼睛,承载着视觉功能和美观功能。为了守护一方百姓的光明,一直以来严涛在眼科领域努力探索孜孜以求,把提高患者的视功能放在第一位,尽力为每位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