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疫情的影响,诸多国际眼科会议纷纷按下暂停键。6 月 26 日,原定于南非举办的 2020 世界眼科大会(WOC)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在云端拉开帷幕,互联网会议构筑起国际眼科学术连线的桥梁。WOC 群英荟萃 巅峰对话,来自全球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0 余名眼科医生、研究者以及相关
受全球疫情的影响,诸多国际眼科会议纷纷按下暂停键。6 月 26 日,原定于南非举办的 2020 世界眼科大会(WOC)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在云端拉开帷幕,互联网会议构筑起国际眼科学术连线的桥梁。
WOC 群英荟萃 巅峰对话
来自全球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0 余名眼科医生、研究者以及相关领域学者共赴线上学术盛宴。WOC2020 Virtual®共设 24 个主题,45 个亚专科,2000 多场演讲,除了常规的眼前节、后节疾病的诊疗外,还设立了交叉学科、国际眼科保健、眼库、眼科影像等新兴领域。
世界眼科大会(WOC)的举办犹如在沉闷的疫情阴霾下,透来一束炽热的光,令全球眼科学者为之振奋。今年 WOC 中国专场会议内容也非常丰富,涉及白内障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干眼、青光眼的前沿研究。
今年是「视觉 2020」的最后一个关键年头,本次 WOC 大会议题也重点关注了白内障、青光眼等几大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眼病,分享各国的眼健康工作经验,探讨了未来眼健康工作的方向。
林顺潮: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白内障治疗进入精准性手术时代
连续 4 届评选为「世界眼科界 100 位影响力人物之一」、亚太眼科学会前任会长、香港希玛眼科集团主席林顺潮教授,与全球著名的眼科专家 Alaa ElDanasoury、David Chang、George Beiko 共同主持 2020 国际眼科大会 World Ophthalmology Congress 白內障环节。
左上: Alaa ElDanasoury (沙特阿拉伯)
右上: David Chang (USA)
左下: 林顺潮(中国香港)
右下: George Beiko (加拿大)
林顺潮教授深耕眼科领域几十年,他在国际眼科会议当中的研究报告一直为众多国际眼科学者期待、关注。本次 WOC 大会上,林顺潮教授对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RLE)进行了相关临床经验的专题演讲。从术前的安全检查到术后并发症处理,逐步深入,并对手术过程中角膜散光、保护视神经和黄斑等手术细节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在人工晶体置换术的手术过程中,常规使用的瓶高可使术中高眼压的发生,进一步引起视神经病变、视野丧失和视力损害。降低瓶高,可保护视神经和黄斑,特别是针对视网膜脉络和(或)视神经萎缩的患者。
如术后患者出现急剧高眼压的情况,可进行非自闭的前房穿刺,能更有效的控制眼压,更好的保护视功能恢复视力,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条件。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11-13 届)
连续四届获选「世界眼科界 100 强」
国际眼科科学院 (AOI) 院士
亚太眼科学会会长 (2015-2017)
亚太视网膜黄斑学会会长 (2017-2019)
亚太近视学会秘书长
亚太眼科科学院秘书长
《亚太眼科杂志》总编辑
国际屈光矫视手术学会国际理事
世界青光眼学会理事会理事
亮睛工程慈善基金创会及现任主席
林顺潮是国际著名眼科教授,被视为亚太眼科界主要领军人之一,是亚太眼科医学会成立 57 年来首位中国人会长。他积极推动国际眼科界发展,曾发表逾 800 篇 SCI 文章,创下多个世界第一科研成果,连续四次获评世界眼科界 100 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林教授被授予多个奖项,包括亚太眼科最高学术成就奖、亚太眼科杰出成就奖、亚太区最佳眼科临床教授奖、美国眼科医学院高级成就奖等。
图片来源:希玛眼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