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6-30
原创

世界眼科大会云对话 | 林顺潮教授: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白内障治疗进入精准性手术时代

受全球疫情的影响,诸多国际眼科会议纷纷按下暂停键。6 月 26 日,原定于南非举办的 2020 世界眼科大会(WOC)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在云端拉开帷幕,互联网会议构筑起国际眼科学术连线的桥梁。WOC 群英荟萃 巅峰对话,来自全球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0 余名眼科医生、研究者以及相关

受全球疫情的影响,诸多国际眼科会议纷纷按下暂停键。6 月 26 日,原定于南非举办的 2020 世界眼科大会(WOC)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在云端拉开帷幕,互联网会议构筑起国际眼科学术连线的桥梁。

WOC 群英荟萃 巅峰对话

来自全球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0 余名眼科医生、研究者以及相关领域学者共赴线上学术盛宴。WOC2020 Virtual®共设 24 个主题,45 个亚专科,2000 多场演讲,除了常规的眼前节、后节疾病的诊疗外,还设立了交叉学科、国际眼科保健、眼库、眼科影像等新兴领域。

世界眼科大会(WOC)的举办犹如在沉闷的疫情阴霾下,透来一束炽热的光,令全球眼科学者为之振奋。今年 WOC 中国专场会议内容也非常丰富,涉及白内障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干眼、青光眼的前沿研究。

今年是「视觉 2020」的最后一个关键年头,本次 WOC 大会议题也重点关注了白内障、青光眼等几大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眼病,分享各国的眼健康工作经验,探讨了未来眼健康工作的方向。

林顺潮: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白内障治疗进入精准性手术时代

连续 4 届评选为「世界眼科界 100 位影响力人物之一」、亚太眼科学会前任会长、香港希玛眼科集团主席林顺潮教授,与全球著名的眼科专家 Alaa ElDanasoury、David Chang、George Beiko 共同主持 2020 国际眼科大会 World Ophthalmology Congress 白內障环节。

世界眼科大会云对话 | 林顺潮教授: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白内障治疗进入精准性手术时代

左上: Alaa ElDanasoury (沙特阿拉伯)

右上: David Chang (USA) 

左下: 林顺潮(中国香港)

右下:  George Beiko (加拿大)

林顺潮教授深耕眼科领域几十年,他在国际眼科会议当中的研究报告一直为众多国际眼科学者期待、关注。本次 WOC 大会上,林顺潮教授对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RLE)进行了相关临床经验的专题演讲。从术前的安全检查到术后并发症处理,逐步深入,并对手术过程中角膜散光、保护视神经和黄斑等手术细节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世界眼科大会云对话 | 林顺潮教授: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白内障治疗进入精准性手术时代
世界眼科大会云对话 | 林顺潮教授: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白内障治疗进入精准性手术时代
 
人工晶体计算公式逐步完善,可量身定制术后屈光度
 
林顺潮教授在演讲中表示,选择进行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的患者多为高度近视,其并发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值得关注的。年龄越小,术后视网膜脱离风险越大。术前需进行安全检查,对周边视网膜、黄斑和视神经进行全面评估。
 
世界眼科大会云对话 | 林顺潮教授: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白内障治疗进入精准性手术时代
 
对白内障患者来说,在手术前进行屈光指标的检查尤为重要,准确的人工晶体度数测量是手术后达到目标屈光度数、获得良好视力的关键。
 
目前白内障手术可同时矫正近视、远视、散光,解决老花问题,并改善青光眼的病情。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不仅要恢复视力,还需矫正术前、术后可能存在的屈光问题,满足患者对功能性视力的需求,矫正患者眼部的光学缺陷,获得理想的屈光状态和视力。
 
随着针对高度近视或 LASIK 术后患者的人工晶体计算公式逐步完善,术后预留屈光度的计算更为精确。白内障手术前,患者可以根据双眼情况及生活上的需要,与医生商量确定术后目标视力方案及拣选适合的人工晶体,通过定制化的方案植入满足患者要求的人工晶体来提升患者视觉质量。
 
世界眼科大会云对话 | 林顺潮教授: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白内障治疗进入精准性手术时代
 
人工晶体置换术的手术过程中,降低瓶高尤为重要
 

在人工晶体置换术的手术过程中,常规使用的瓶高可使术中高眼压的发生,进一步引起视神经病变、视野丧失和视力损害。降低瓶高,可保护视神经和黄斑,特别是针对视网膜脉络和(或)视神经萎缩的患者。

世界眼科大会云对话 | 林顺潮教授: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白内障治疗进入精准性手术时代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高度近视患者发生激素性青光眼的风险较高,使用 0.5% 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代替激素类眼药水可以减少激素诱导的高眼压发生。
 

如术后患者出现急剧高眼压的情况,可进行非自闭的前房穿刺,能更有效的控制眼压,更好的保护视功能恢复视力,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条件。

世界眼科大会云对话 | 林顺潮教授: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白内障治疗进入精准性手术时代
 
本次 2020WOC 学术会议,其他来自海内外的著名眼科学者专家也围绕着眼科医学高精尖技术和临床研究新成果发表了主题演讲,共同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凸显了眼科同仁对学术科研的匠心追求。
 
随着白内障检查及手术设备和人工晶状体的推陈出新,白内障手术已进入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新设备新技术对眼科同仁的要求比以往更高,这就需要我们时刻追踪医学最新前沿,保持思想和理念的更新,走在时代的前列,应用先进的医学武器为患者带来更佳疗效!
 
国际眼科理事会(ICO)是代表和服务于世界范围内眼科医生专业协会的国际组织,拥有 159 个国家级和亚眼科学科会员协会,致力于引领、激励和支持世界范围内的眼科协会、眼科部门和相关机构,来建立一个「世界视力联盟」,从而增强眼科教育和眼科保健水平。
 
世界眼科大会 WOC 是由国际眼科理事会(ICO)主办的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会议,旨在促进眼科领域最新产品和服务以及技术的交流,于 1857 年首次举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的国际医学会议。
 
林顺潮教授简介
 
世界眼科大会云对话 | 林顺潮教授:屈光性人工晶体置换术——白内障治疗进入精准性手术时代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11-13 届)

连续四届获选「世界眼科界 100 强」

国际眼科科学院 (AOI) 院士

亚太眼科学会会长 (2015-2017)

亚太视网膜黄斑学会会长 (2017-2019)

亚太近视学会秘书长

亚太眼科科学院秘书长

《亚太眼科杂志》总编辑

国际屈光矫视手术学会国际理事

世界青光眼学会理事会理事

亮睛工程慈善基金创会及现任主席

林顺潮是国际著名眼科教授,被视为亚太眼科界主要领军人之一,是亚太眼科医学会成立 57 年来首位中国人会长。他积极推动国际眼科界发展,曾发表逾 800 篇 SCI 文章,创下多个世界第一科研成果,连续四次获评世界眼科界 100 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林教授被授予多个奖项,包括亚太眼科最高学术成就奖、亚太眼科杰出成就奖、亚太区最佳眼科临床教授奖、美国眼科医学院高级成就奖等。

 

图片来源:希玛眼科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