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中青年人有偏头痛的烦恼,30 岁的王女士多年来一直有反复头疼的症状,为此四处寻医,在多家医院做了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按「偏头痛」来间断服用止痛药物治疗,但症状仍持续存在。原来罪魁祸首和心脏的一个特殊解剖结构——卵圆孔有关系。1、卵圆孔是什么?了解卵圆孔之前我们先要对心脏基本结构有
有很多中青年人有偏头痛的烦恼,30 岁的王女士多年来一直有反复头疼的症状,为此四处寻医,在多家医院做了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按「偏头痛」来间断服用止痛药物治疗,但症状仍持续存在。
原来罪魁祸首和心脏的一个特殊解剖结构——卵圆孔有关系。
1、卵圆孔是什么?
了解卵圆孔之前我们先要对心脏基本结构有一个总体认知。心脏就像一个有四个小房间的屋子,主要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组成。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互不相通,由一堵墙——心脏间隔隔开,我们称之为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的中部有个凹陷称之为卵圆窝,「卵圆孔」就在这。
在胎儿时期,胎盘的血通过卵圆孔从右心进到左心维持胎儿的营养,卵圆孔持续开放。在孩子出生之后,由于啼哭肺阻力下降,卵圆孔自然闭合。
若孩子 3 岁时仍未闭合,则成为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
2、卵圆孔未闭是病吗?
据《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1 岁~29 岁 PFO 发生率为 30%,30 岁~79 岁为 25%,80 岁以上为 20.2%。一般认为成年人 PFO 的发生率约为 25%。也就是说大约 4~5 个人之中有一个就是卵圆孔未闭,可见概率之高。
长期以来认为,卵圆孔未闭不会造成临床后果。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人群中,发生脑卒中、偏头痛、动脉栓塞、减压病的风险要远高于正常人群。《2018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我国 40 岁以上人群中,有 15% 面临脑卒中高风险。在欧美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呈下降趋势,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却在以 9% 的速度攀升。
很多婴幼儿在查体时发现有卵圆孔未闭,很多家长会担心,卵圆孔未闭到底是不是先心病?如果不合并其他的心脏畸形,仅仅是单纯的卵圆孔未闭,心腔大小及心脏功能均为正常,则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所以在儿童期不必在意管它,可以随访观察。
成年人卵圆孔未闭的临床表现则要复杂的多,以不明原因脑卒中、顽固性偏头痛等为主。正常人的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所以卵圆孔是不通的。
但是在我们大笑、咳嗽、打喷嚏或者是搬重物的时候,腹压增加,右心房的压力就会高于左心房,这时来自右心系统的一些栓子和化学物质可能通过卵圆孔这个通道进入左心房,随着血液进入大脑,造成顽固的偏头痛,更有甚者发生脑梗塞。
卵圆孔未闭,脑梗塞
严格意义上来说,卵圆孔未闭不算先天性心脏畸形,临床上不将其列入先天性心脏病范畴。随着技术进步,彩超可以很明确的诊断卵圆孔未闭。
当发现了顽固偏头痛和不明原因卒中,并检查出卵圆孔未闭(PFO)存在,请立即向医生咨询,仔细评估选择治疗方案。
3、如何治疗卵圆孔未闭
目前治疗卵圆孔未闭普遍有 3 种方法
药物治疗
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抗凝药华法林,等。存在发生药物并发症如脑出血等风险;并且部分患者仍有 PFO 相关脑血管病复发的风险。
开胸手术
开胸手术可解决卵圆孔未闭问题,但是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已不作为治疗首选。
介入封堵术治疗
PFO 封堵术从 1992 年发展至今,技术日趋成熟,临床已经证明是一项较为安全的微创手术,能一次封闭卵圆孔,也是目前预防 PFO 相关的隐匿性脑卒中的主要手段。
4、什么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在 X 线透视情况下,通过股静脉将封堵器经鞘管送至卵圆孔位置进行封堵。卵圆孔类似一个「小帘子」,封堵术就是用伞状物将其封堵住,使其达到完全闭合状态。
卵圆孔未闭封堵示意图、术中影像
5、专家介绍
黄连军 教授
上海德达医院 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科
上海德达医院医疗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分会主任委员,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国际静脉联盟中国静脉学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主动脉夹层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欧心血管影像学院专家,国家成果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省部级奖 4 项。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2 项。
李欣 副主任医师
上海德达医院 超声科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上海德达医院超声科主任。自 2001 年毕业起一直在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从事心血管超声的临床及教研工作,兼职哈尔滨医科大学、牡丹江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等三所高校影像专业副教授,擅长各种冠心病、先心病、心肌病、大血管等常见及疑难心脏疾病、胎儿心脏及颅内外动脉、四肢血管的超声诊断,平均每年诊查病人近万人次,先后在北京阜外医院、安贞医院、宣武医院、武汉亚心医院等国内心脏专科医院进修学习。2018 年当选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超声分会常务委员。
杨呈伟 副主任医师
上海德达医院 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科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工作,擅长心血管影像诊断、主动脉及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先后在北京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哥伦比亚大学心脏中心进修学习。发表论文 40 余篇,参与编写专业著作 4 部,省市级科研课题 8 项,国家发明专利 1 项。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青浦区放射质控专家,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学会放射专委会青年委员;亚太血管联盟出血性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