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5-19
原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研成果展——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春生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王春生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心脏瓣膜病微创外科治疗的技术优化和推广应用》获得了 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心脏瓣膜病微创外科治疗的技术优化和推广应用》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王春生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心脏瓣膜病微创外科治疗的技术优化和推广应用》获得了 2019 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心脏瓣膜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外科手术疗效确切,长期效果优异,然而传统手术创伤相对较大。特别是高龄、高危、再次手术等复杂病例逐步增多,这类患者接受常规心脏瓣膜手术面临的风险相对较高。

为减少手术创伤和风险,心外科团队在王春生主任的带领下自 2009 年起开展了一系列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新技术,包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置换术、微创二尖瓣/主动脉瓣手术,微创再次瓣膜/多瓣膜手术等。在国内率先制定出一整套微创瓣膜手术规范,并向国内外数十家医院普及推广。该项目主要创新成果有:

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治疗高龄高危主动脉瓣病变:

①解决了 TAVI 手术支架瓣膜定位难题,突破了国外 TAVI 只能用于主动脉瓣狭窄的限制,可安全的应用于关闭不全患者,临床结果在 JACC,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JTCVS 等顶级期刊报道,多次应邀在国际大会报道,并牵头制定国内专家共识。

②突破了国外 TAVI 手术对低冠脉开口患者(高度<10 mm)的手术禁忌,可以安全应用于几乎任何冠脉位置和高度的患者。

③开展了一系列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术后 TAVI 手术,避免了再次开胸手术打击,大大加速患者康复,效果优异。

2. 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技术改进和规范化应用:

①在国内率先建立微创二尖瓣/主动脉瓣手术规范:将传统胸骨正中切口改为经肋间隙微小切口,在手术效果完全一致的基础上明显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②在国内率先建立起更高难度的微创联合瓣膜手术和再次瓣膜手术规范: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将手术流程优化、简化并加以推广。

3. 针对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实施所做的体外循环和麻醉技术改进:

①体外循环技术改进:优化系列外周体外循环技术,改良心脏停搏液配方和灌注方法,使手术更加安全、便捷。

②麻醉技术改进:规范快通道及超快通道、经颈内静脉心脏临时起搏,肺隔离、多模式镇痛等多种麻醉技术在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

本项目在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规范化、标准化、适应症拓展、并发症防治和技术衍生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成果已向国内 70 多家医院推广,疗效显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完成人:王春生,魏来,丁文军,刘欢,杨晔,过常发,赵东,杨守国,李欣,赵赟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