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2020年初最紧俏的商品。新冠肺炎的爆发,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口罩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作为新冠肺炎主要传播方式呼吸道传播的预防手段——口罩,开始长期占...
口罩,2020 年初最紧俏的商品。新冠肺炎的爆发,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口罩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作为新冠肺炎主要传播方式呼吸道传播的预防手段——口罩,开始长期占据各种社交媒体的重要位置。
口罩的来源、流通、处理,
以及在买不到口罩的情况下,
如何自制口罩,
都瞬间成为热门话题。
那您知道,是谁在中国第一次设计并推广使用口罩预防传染病,并在他的指导下,成功拯救了东北的父老乡亲吗?
这个人,叫伍连德。
他亲手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成为世界上提出「肺鼠疫」概念的第一人;设计 「伍氏口罩」,让中国人第一次用口罩预防传染病。1935 年伍连德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孜孜求学,他是华人世界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伍连德(1879 年 3 月 10 日-1960 年 1 月 21 日),字星联,祖籍广东广州府新宁县,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医学博士,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的先驱,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
1879 年 3 月 10 日,伍连德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自幼聪颖,伶俐过人,17 岁时,他考取了英国女皇奖学金,赴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深造,1903 年,年仅 24 岁的伍连德在英国剑桥大学完成了博士课程,并且在 1905 年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他是在英国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位华人。
深入调查,他解开了「肺鼠疫」的传播之谜
1910 年冬,西伯利亚与中国东北哈尔滨一带流行起了一种瘟疫,病人死前出现发烧、咳嗽、咳血等症状,死后尸体呈紫红色。疫情扩散迅速,一路南下,直逼京畿,每日死亡人数以百计,时任清朝外务大臣施肇基任命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伍连德担任清廷特派全权总医官,前往黑龙江哈尔滨主持疫情治理工作。伍连德带着简单的医学仪器和自己的学生便上路了。
当时的东北地区甚至没有像样的西医医院,医生数量仅仅达到两位数。伍连德到了哈尔滨之后发现:无人、无药、无钱、无地、无权、无力。民众文盲率接近 100%,民智未开。
伍连德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当地患者的症状,跟鼠疫患者十分相似。鼠疫,又称黑死病,在当时没有特效药,致死率奇高。此前世界上有过两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在公元六世纪,致使罗马帝国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并直接导致罗马帝国的衰落;第二次是在中世纪的欧洲,致使 2500 万人丧生,那场鼠疫后,欧洲的人口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对于当地的鼠疫是如何传播给人的,众说纷纭。在此之前,世界上对于鼠疫的传播的通识是跳蚤吸了染病老鼠的血后再吸人的血,由此传染给人,而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染的。
伍连德到了哈尔滨后发现,哈尔滨的冬天动辄零下数十度,老鼠不会大规模活动,跟疫情传播的速度之快不符合。他调查了疫情最重的傅家甸,发现疫源来源于满洲里一个捉土拨鼠的窝棚。后来,大量病人曾经接触过卖旱獭的商人也证实了他的推测。
传染链渐渐浮出了水面,接下来只需要在死者和土拨鼠体内找到鼠疫杆菌,就能明确病魔所在!
但当时的中国,民众认为死者应留全尸,清政府也禁止尸体解剖,同行的医生极力劝阻,伍连德不为所动,不顾风险,和助手二人就地解剖尸体,获取了重要的脏器和血液标本,并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大量的鼠疫杆菌。与此同时,在土拨鼠体内,也发现了大量鼠疫杆菌。结合患者症状和实验室结果,他最终推测,这次的鼠疫,可以不通过动物媒介,而通过人与人之间呼吸过程中产生的飞沫传染,并将此命名为肺鼠疫。
自制 「伍氏口罩」:让中国人第一次用口罩预防传染病
伍连德根据疫情提出了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交通,隔离疫区,征聘医生等。他提出取缔烟管、浴池还有妓院等场所,整顿治安;设立防疫医院、拘留营等;张贴疫情告示,让每家每户居民了解疫情的严重性。
伍连德对疫情最严重的的傅家甸实行了严格的隔离防疫政策,他把傅家甸分为四个区,每个区由一名医药大员主持,配备两名助理,4 名医学生,还有为数众多的卫生夫役和警察,救济队分为诊断、消毒、抬埋和站岗等多个岗位。根据不同的病情程度设立不同的防疫医院,防治交叉感染。每天各区派出 40 多支搜查队,挨家挨户检查疫情,一旦发现有人感染鼠疫,马上送往防疫医院。他们所住的房屋,用生硫磺还有石碳酸进行消毒,并焚烧疫区内疫尸及其衣物,对疫区内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等。
伍连德发现,此次疫情由患者呼吸道呼出病菌感染旁人,为了避免这种飞沫传染,伍连德发明了一种构造十分简单的双层纱布囊口罩,内置一块药棉,戴上它,就可以有效地隔离传染。它的成本只相当于当时的国币 2 分半钱。1911 年 4 月,在奉天(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各国医生一致赞同使用这种口罩:伍连德发明之面具(即现在的「口罩」),式样简单,制造费轻,但服之有效,亦颇佳善。
随着疫情防控的各种手段逐一实施,全城的死亡人数急速下降,最终达到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感染。从到达哈尔滨开始,伍连德仅用了三个月,就将这座城市的鼠疫彻底扼杀。而伍连德通过隔离等办法应对城市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后来也被世界各地用于传染病的防治。
「鼠疫斗士」伍连德: 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1911 年 4 月,在奉天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多国公推伍连德为大会主席,称其为「鼠疫斗士」。
此后,他专注于中国医学的发展,是中华医学会的创始人,并主持兴办了 20 多所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医院、北京中央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医学院校,为中国培养了众多医学人才。他力争收回海港检疫主权并促其实现,与王吉民合作著成《中国医史》。
1935 年,伍连德被提名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
1937 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伍连德被迫离开上海回到马来西亚,成为了一位普通的医生。
1983 年由国际著名流行病学家 J.M. Last 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伍连德是惟一被列入的华人科学家,是对他在人类医学科学领域杰出成就的有力肯定。
他晚年虽远居海外,但仍眷念为之奋斗一生的祖国。他在 1959 年出版的自传《鼠疫斗士》一书序言中写道:「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
1960 年 1 月 21 日,伍连德在马来亚的槟榔屿逝世,享年 82 岁。
已经立春了,因为这次疫情,有些人埋在了冬天,还有更多的人依然默默在前方奋斗。希望我们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也愿如伍连德所言: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本文作者:罗恒
本文经由 省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疫情防控组副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 栾荣生审核
参考资料:
1. 伍连德:被遗忘的国士 华夏经纬网 [2020-02-17]
2.「鼠疫斗士」伍连德:华人世界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 三湘都市报 [2020-01-10]
3.100 年前的东北大鼠疫,67 天消灭疫情的伍连德 丁香园 [2020-01-24]
4. 改变世界的天使:国士无双伍连德 民生文旅 [2020-01-23]
5. 揭秘 1910 哈尔滨大瘟疫 《档案》节目 [2012-12-0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