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以来,高强度的检测工作对检验工作人员来说已是常态。但 12 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阳性病例呈井喷之势,一时间检验科又成了狂风最猛烈的中心。
为了让老百姓及时拿到准确的核酸检测结果,检验科选派 10 名技师到核酸检测基地,自此开启三班倒 24 小时不间断运转模式!
虽然做了充足的心理预期,但实际工作强度还是超出了大家的想像,基地高峰期一天要检测 5000 多管标本,复查的多达 1500 管。面对堆积如山的核酸标本,检验科同事们一刻也不敢停歇,即使手臂酸痛、腰背僵硬,仍打起十二分精神,保证实验准确、高效的进行。
汪刚作为 PCR 组长,基本天天加班,连续工作 12 小时以上是常态,最忙的时候连续工作 24 小时。参加工作刚满一年的年轻技师胡嘉澍在上核酸检测班时突发高烧,出仓喝了一口布洛芬,趴在桌子上休息不到半小时,又换上防护服进仓工作。
随着核酸检测政策的调整,核酸检测基地标本量回落,但全院发热病人猛增,急诊患者暴涨,同时带来标本量的剧增。急诊检验 24 小时血常规翻了 4 倍,生化翻了 2 番,夜间急诊就诊病人增多,检验科的夜间标本量也大幅度增加,后半夜的标本,光血常规就有 80 多管,检验工作重点也从新冠核酸标本转移到了培养标本和急诊标本。
标本量剧增,检验科的夜班更加艰难,但人手紧缺,栾和伟主任只能鼓励大家形成互助组,大家相互协调,互相帮助,将全夜班优化成小夜班+大夜班互助夜班模式,共度难关。
栾和伟自己也参与顶班,她说:「在公众看不到的实验室,检验技师与时间赛跑,倒下一个顶上一个,检验科 32 名技师,27 名『中招』,除了高烧的人能休息 2 天,其他人都在白+黑、5+2 连轴转倒班。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在咬牙坚持,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提供准确的报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