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口腔医院

天津市口腔医院

人气235
获赞-

天津市口腔医院始建于1947年4月1日,是由原天津市立第一、二齿科医院合并组建而成。(市立第一、二齿科医院前身则分别为日藉牙医在津开设的、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接收的小松崎和爱齿齿科医院。)医院初建名称为天津市立牙科医院,院长由牙科医师容文照暂代。院址迁设在天津市第一区罗斯福路(今和平路)233号,医院建筑为二层楼房,总建设面积为280m2。全院共有职工20人,其中医护技人员14人,设有治疗科和补裰科,拥有牙科治疗机和牙椅13台,是天津市唯一的一所口腔专科医疗机构。1947年12月,经天津市卫生局准聘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腔外科学院进修归来的牙医学博士吴廷椿为医院名誉顾问兼主任医师。1948年8月医院更名为“天津市立牙病防治院”。同年5月原代院长容文照因病长休,任命吴廷椿为代理院长。由于医院经济上实行自给自足,自负盈亏,发展缓慢,至1948年底,除人员略有增加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没有发展。 1947年建院天津市政府批文 吴廷椿院长任命书 194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医院由军管会接管,第一任军代表任泰,第二任军代表曾萍,接管时全院职工27人,牙科治疗椅15台。1950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任命吴廷椿为院长。全院职工在人民政府领导和新中国卫生方针指引下,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院,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力更生建设发展自己的新医院。 1949年5月于院址内增建一座建筑面积为250m2三层楼房一座。1952年以后将医院左邻右舍房屋购买或划归医院使用,院舍房屋不断扩大,医疗技术人员不断增加,临床医技科室逐步健全。1953年建立中共牙病防治院支部,杜素彩任首届支部书记。1956年11月医院更名为“天津市口腔病院”。1959年12月建立了颌面外科病房,开设15张病床,扩建了手术室。1965年底医院建筑面积扩大至5080m2 ,共建立了14个临床医疗科室和医疗技术科室,牙科治疗椅增至70台,病床17张。全院职工达到189人,医护技术人员141人,其中医生65人,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5%。经过17年的建设,医院已发展成医疗科室比较齐全,基本设施完善,拥有一支技术扎实、全面的医疗技术骨干队伍,整体技术水平位居国内前列,具有一定规模的口腔专科医院。 1968年军、工宣传队进驻,成立“革命委员会”,同年9月又重建党支部。医院更名为“天津市口腔医院”。 1972年5月和平路院址拆除重建,医院暂迁河北路原广济医院旧址开诊,至1976年5月和平路新楼建成,院址迁回和平路,6月1日开诊,医院总建筑面积增至5801m2。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医院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医院党组织领导下,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了“文革”中的冤假错案,吴廷椿恢复了院长职务,各临床科室主任职务也相继恢复。彻底终止“革命委员会”领导体制,恢复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贯彻执行《全国医院管理条例》,整顿医疗秩序,建章建制,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工作水平,医院各项工作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1988年11月因和平路院址房屋建筑狭小,无法扩展,严重阻碍医疗业务的发展,经天津市政府根据李瑞环市长的批示,同意将和平区大沽路75号原人民医院迁移后旧址划归口腔医院,经修缮改造后于1989年底开始搬迁,1990年新址开诊。新址占地面积13800m2,建筑面积17395m2。1989年12月经天津市卫生局批准,以医院整形外科为基础,在院内增建“天津市整形外科医院”,对外挂牌子,对内按科室管理,由口腔医院党政领导机构统筹管理,1990年3月1日举行开院仪式。 为进一步改善医疗环境,扩大医疗业务和科研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和地位,加速医院现代化建设,完善医院社会服务功能,1999年12月经天津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同意,口腔医院在大沽路现址改扩建门诊楼,确定为天津市重点工程。2000年8月8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2001年12月12日竣工验收,12月15日投入使用开诊。同期完成了对住院楼全面改造装修也投入使用。 新门诊楼建成和住院楼改造完成后,医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1600m2,河西门诊部于2010年正式开诊,建筑面积2191m2,合计面积23791m2。医院规模环境、医疗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内部设计更趋现代化,就医环境舒适、服务温馨,为医院继续发展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 关注
  • 机构介绍
机构简介 收起

天津市口腔医院始建于1947年4月1日,是由原天津市立第一、二齿科医院合并组建而成。(市立第一、二齿科医院前身则分别为日藉牙医在津开设的、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接收的小松崎和爱齿齿科医院。)医院初建名称为天津市立牙科医院,院长由牙科医师容文照暂代。院址迁设在天津市第一区罗斯福路(今和平路)233号,医院建筑为二层楼房,总建设面积为280m2。全院共有职工20人,其中医护技人员14人,设有治疗科和补裰科,拥有牙科治疗机和牙椅13台,是天津市唯一的一所口腔专科医疗机构。1947年12月,经天津市卫生局准聘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腔外科学院进修归来的牙医学博士吴廷椿为医院名誉顾问兼主任医师。1948年8月医院更名为“天津市立牙病防治院”。同年5月原代院长容文照因病长休,任命吴廷椿为代理院长。由于医院经济上实行自给自足,自负盈亏,发展缓慢,至1948年底,除人员略有增加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没有发展。 1947年建院天津市政府批文 吴廷椿院长任命书 194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医院由军管会接管,第一任军代表任泰,第二任军代表曾萍,接管时全院职工27人,牙科治疗椅15台。1950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任命吴廷椿为院长。全院职工在人民政府领导和新中国卫生方针指引下,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院,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力更生建设发展自己的新医院。 1949年5月于院址内增建一座建筑面积为250m2三层楼房一座。1952年以后将医院左邻右舍房屋购买或划归医院使用,院舍房屋不断扩大,医疗技术人员不断增加,临床医技科室逐步健全。1953年建立中共牙病防治院支部,杜素彩任首届支部书记。1956年11月医院更名为“天津市口腔病院”。1959年12月建立了颌面外科病房,开设15张病床,扩建了手术室。1965年底医院建筑面积扩大至5080m2 ,共建立了14个临床医疗科室和医疗技术科室,牙科治疗椅增至70台,病床17张。全院职工达到189人,医护技术人员141人,其中医生65人,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5%。经过17年的建设,医院已发展成医疗科室比较齐全,基本设施完善,拥有一支技术扎实、全面的医疗技术骨干队伍,整体技术水平位居国内前列,具有一定规模的口腔专科医院。 1968年军、工宣传队进驻,成立“革命委员会”,同年9月又重建党支部。医院更名为“天津市口腔医院”。 1972年5月和平路院址拆除重建,医院暂迁河北路原广济医院旧址开诊,至1976年5月和平路新楼建成,院址迁回和平路,6月1日开诊,医院总建筑面积增至5801m2。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医院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医院党组织领导下,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了“文革”中的冤假错案,吴廷椿恢复了院长职务,各临床科室主任职务也相继恢复。彻底终止“革命委员会”领导体制,恢复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贯彻执行《全国医院管理条例》,整顿医疗秩序,建章建制,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工作水平,医院各项工作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1988年11月因和平路院址房屋建筑狭小,无法扩展,严重阻碍医疗业务的发展,经天津市政府根据李瑞环市长的批示,同意将和平区大沽路75号原人民医院迁移后旧址划归口腔医院,经修缮改造后于1989年底开始搬迁,1990年新址开诊。新址占地面积13800m2,建筑面积17395m2。1989年12月经天津市卫生局批准,以医院整形外科为基础,在院内增建“天津市整形外科医院”,对外挂牌子,对内按科室管理,由口腔医院党政领导机构统筹管理,1990年3月1日举行开院仪式。 为进一步改善医疗环境,扩大医疗业务和科研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和地位,加速医院现代化建设,完善医院社会服务功能,1999年12月经天津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同意,口腔医院在大沽路现址改扩建门诊楼,确定为天津市重点工程。2000年8月8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2001年12月12日竣工验收,12月15日投入使用开诊。同期完成了对住院楼全面改造装修也投入使用。 新门诊楼建成和住院楼改造完成后,医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1600m2,河西门诊部于2010年正式开诊,建筑面积2191m2,合计面积23791m2。医院规模环境、医疗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内部设计更趋现代化,就医环境舒适、服务温馨,为医院继续发展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基础信息
机构全称 天津市口腔医院
未认证
机构级别 三级甲等
创办年份 1947年
机构性质 公立医院
机构规模 未知
机构类别 专科医院
机构地址 天津 天津 和平区 天津市和平区大沽路75号
在职职工数 -
核定床位数 80 张
年门急诊量 -
年住院人次 -

品牌指数

2024.12.02 至 2024.12.08
47.49 医院品牌指数
651404 综合排名
查看趋势详情
最佳品牌传播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