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11-19
原创

世界早产儿日丨有爱,有未来——早产儿更需要肌肤接触

全球范围内,每年有 3000 万新生儿因为早产(胎龄小于 37 周)、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小于 2.5 kg)或患病需要住院治疗。这些宝宝更容易发生:腹泻、乳糖不耐受、呼吸障碍、喂养困难等。

2024 年世界早产儿日宣传口号是「有爱,有未来——早产宝宝更需要肌肤接触」,强调肌肤接触对所有婴儿都有好处,尤其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及患病新生儿。

每一位孩子都是天使,早产儿更是因为各种原因过早坠入人间,进入新生儿监护室,他们的成长历程面临着挑战。我院新生儿科通过开展「家庭参与式病房护理」及「袋鼠式护理」,有效地帮助母婴分离期间的亲情维系,帮助宝宝及早产儿妈妈渡过这个特殊的「月子」。

「袋鼠式护理」又称肌肤接触,肌肤接触是指将未包裹的新生儿放在妈妈裸露的胸腹部,让宝宝与妈妈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肌肤接触可以在医疗机构或家中进行,并每天给予 8-24 小时(时间尽可能长)。除非新生儿病情危重,建议在出生后立即开始肌肤接触,同时给予宝宝纯母乳喂养。

肌肤接触有哪些好处

01 有助于调节婴儿的呼吸、心率、体温和血糖水平,这对于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特别重要。

02 来自母亲皮肤、粘膜表面和肠道的微生物在婴儿体内定植,有助于保护婴儿免受感染。

03 有助于母亲与婴儿建立亲密联结(形成亲密有爱的关系),让母亲和婴儿保持平静。

04 母亲更有可能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且母乳喂养的时间更长。

05 有助于刺激母乳的分泌和供应。

世界早产儿日丨有爱,有未来——早产儿更需要肌肤接触
(↑总结版↑)

肌肤接触的方法

母亲靠于靠垫,调整舒适坐姿,向后仰躺,身体与水平面呈 30°-45°。

将小婴儿裸体垂直放在胸前(妈妈的皮肤贴着宝宝的皮肤),母亲一手托住婴儿头背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臀部,做好支撑。

婴儿与母亲胸贴胸,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通畅,膝关节自然屈曲呈蛙状,手臂屈曲放置于身体两侧或嘴旁。

给小婴儿盖上包被,只需佩戴帽子和穿着尿布。

母婴进行肌肤接触时,母亲一边说话一边与婴儿眼神接触、轻轻抚摸或唱歌,以刺激大脑生长和发育。

世界早产儿日丨有爱,有未来——早产儿更需要肌肤接触

阳大夫温馨提醒:我们鼓励尽早、尽量长时间持续进行母婴肌肤接触,医疗机构或家中均可进行。

从肌肤接触到实现纯母乳喂养

五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肌肤接触

宝宝只穿尿布,趴在妈妈胸前与妈妈肌肤相贴。建议在实施前吸软乳房,妈妈会感觉更舒适。

第二阶段:舔与嗅

当宝宝的嘴或周围区域偶尔触碰到妈妈乳头,表现出张嘴含住乳头或舔舐滴出的乳汁。为避免触发奶阵导致宝宝呛咳,建议妈妈吸软乳房后再尝试。

第三阶段:轻咬与吞咽

一般在纠正胎龄 32 周之后,宝宝的吸吮、吞咽、呼吸逐渐协调,能较好应对妈妈的乳汁流速,此时妈妈可以在乳房里保留部分乳汁供宝宝吸吮,但仍建议在哺乳后继续吸奶,保障充足的乳汁供应。

第四阶段:有效吸吮母乳

早产宝宝从乳房里吸吮出乳汁的能力逐渐增强。此时妈妈仍应重视哺乳后吸奶。宝宝成功亲喂通常发生在纠正胎龄 36~38 周,之后进步会非常快。

第五阶段:完全母乳喂养

当宝宝寻乳表现更为丰富,吸吮持久力,协调力和成熟度都为完全母乳喂养做好了准备,可以尝试按需喂养和更多的亲喂,进行过渡到完全母乳喂养。

温暖的怀抱也是一种治愈方式,我们鼓励并希望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参与到肌肤接触当中,用爱呵护这些早产宝宝,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汲取力量创造奇迹。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