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提高广大群众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 11 月 18 日至 24 日确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齐心协力 遏制耐药」。
1、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是指能够杀灭或者抑制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药物,包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等。其中抗菌药物是抗微生物药物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
2、为什么需要关注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性?
滥用抗微生物药物会产生耐药性,随着抗微生物药物使用的越来越多,病原菌的耐药性也会越来越强,若不及时有效地管理,就会衍变出更多「超级细菌」,抗菌药和其他抗微生物药物变得无效,感染变得越来越难治疗或无法治疗,人类在未来面临着无药可用的窘迫,普通的感染和小伤都会变得致命,严重影响生命健康。
3、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服用抗微生物药物前,需经过医生的专业诊断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抗微生物药物、需要哪一种抗微生物药物,不建议随意购买。
例如普通感冒、拉肚子不要自行购买抗菌药物治疗。约 90% 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且具有自限性,症状明显时对症处理即可,用抗菌药物是无效的;腹泻也不一定是细菌感染所致,饮食不洁、腹部受凉等非感染因素都可能引起拉肚子。因此,这些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也帮不上忙。
4、儿童、孕妇抗菌药物选择时需注意什么?
儿童使用抗菌药物时须注意:喹诺酮类因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不宜用于 18 岁以下患者;四环素类药物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 8 岁以下儿童;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耳、肾及神经毒性,小儿患者慎用等。
在孕期或者哺乳期,药物可以通过胎盘或者乳汁影响宝宝,应根据美国 FDA 孕期药物安全分级标准,谨慎选用药物。
5、遏制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我们能做些什么?
为了有效遏制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我们必须谨慎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通过专业医生开具处方、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微生物药物;
(2)当医生告知不需要抗微生物药物时,不主动要求使用;
(3)遵循医生开具的剂量使用,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4)即使病情好转,也要遵循医生交代的用药疗程,坚持完成整个治疗;
(5)不与他人分享或使用剩余的抗微生物药物;
(6)平日做好手卫生,良好的手部卫生有助于限制感染的传播。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