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间,天佑医院医护人员坚守临床一线,在门急诊、各病区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元旦前夕,蔡剑飞院长带队深入一线看望医护工作者。元旦刚过,1 月 3 日下午,蔡剑飞院长和卓立峰总经理率院领导班子再次到门急诊、医技科室和病区慰问,为他们送上暖心慰问品。
三年的疫情严控下,他们穿上白衣铠甲走上最前线,为百姓筑起一道「防护墙」。如今,疫情政策放开,还是他们直面「阳群」,用生命守护生命.......
急诊:急病人所急
「医生,可以先帮我看看吗?太难受了。」
「医生,能不能快点啊,我已经排了半个多小时队了!」
面对焦急催喊的患者,几位医生强撑着一股劲儿尽快问诊、开方,而他们的嗓子也早已沙哑得说不出话。这是元旦前的一个傍晚,我们在天佑医院急诊室看到的场景。一边是急诊厅挤满了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一边还有急救车不断送来的重症病人。
「把急诊转为发热门诊后,短短几天的门急诊量就超预期的快速攀升。发热门诊量比平时翻了好多倍。」天佑医院急诊科薛雯主任介绍,急诊的医护人员也在短时间内集中感染,发烧,一时间也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她说,最近发热病人急增,还有危重病例随时来到,急诊的压力更大。
我们在急诊缓冲病房(现为发热门诊区)见到护士长邹萍,她说起现在的情况几度哽咽。她介绍,最近急诊和发热门诊的病人多,护士姐妹们先后感染发烧,也都在带病坚持工作。由于人手紧张,每天上十几个小时的班是常态。「我发烧后休息了一两天就赶来上班,我不敢倒下,我倒下了她们怎么办?」邹萍说。
「发热门诊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对护士姐妹的体力和精力都是严峻的考验。输液室的护士们一直在默默咬牙坚持。除了快速吃饭的十几分钟时间,连喝水都是种奢望,大家经常一天下来嗓子都是哑的,累的都直不起腰,看着让人心疼。」有的姐妹即使是发烧了,也就休息一两天就立马回归岗位。
「救治病人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再难,我们也得扛过去。」邹萍说出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心声。
为了保证急诊安全运行,蔡剑飞院长在元旦前夕带队到急诊看望医护人员,姜平副院长也多次带队到急诊现场解决实际困难。在医院的统筹调配下,内外科相继抽调医生增援急诊和发热门诊,护理部从手术室和五病区紧急抽调了多名护士前往支援。
门诊:帮病人所需
居民集中感染发烧,呼吸内科首当其冲。连日来,每天一大早,呼吸内科门诊诊室前就排满了等待叫号的患者。
「太忙了,门外都是排队的。我们从早上一坐下就根本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这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呼吸内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正在接诊的呼吸内科胡光副主任医师说道。
门办主任薛刘燕介绍,疫情政策放开后,呼吸内科成了医院里最忙的科室之一,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为保证发热病人及时看诊,门办动态调整呼吸内科坐诊医师,并联合医务科、人事科协调医生前往支援,尽力加大呼吸内科门诊接诊力量,全力以赴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目前医院急诊和发热门诊接诊压力较大,为了分担他们的压力,专门为急诊增设了两个诊室。」薛刘燕主任介绍,特殊时期,门办的姐妹们尽力为患者和医生做好服务,给一线的医护人员当好「助手」,在患者出现焦急和慌乱心态时给予安抚,缓解他们的焦虑。
据了解,门诊出诊的医生也都相继感染新冠,发烧就吃退烧药,症状稍好转就返岗,不少医生在门诊和病区间往返工作,早已超负荷运行。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他们还是出色的完成了繁重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有效保障了诊疗服务的正常开展。
「携手同行,共克时艰」,在这个特殊时期,天佑医院发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迎难而上。药械科千方百计储备药品,全力做好门急诊及住院药品保障。全体医护人员轻症不下火线,顶住因感染发烧减员的压力,保障医疗工作的开展。
疫情不除,战「疫」不止。在新年来临之际,小编在此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 2023 平安无「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