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前,莆田涵江医院普外一科收治了一位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 30 余年的患者,近 2 年来反复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每 2 到 3 个月就会出血一次。经相关检查后诊断为:1、乙肝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中量腹水;2、脾功能亢进。
众所周知,长期肝炎容易引发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从而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如果病情反复发作,出血量较大极有可能引起致死性呕血,且药物治疗相对效果欠佳。
普外一科主任李维红当即召开院内多学科会诊讨论,根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9 版)》推荐,经保肝、利尿治疗后,患者腹水为少量,肝功能由 Child-Pugh C 级转为 B 级。
考虑患者病史较久,脾脏比较大,视野比较受限,门静脉高压容易出血,手术难度相对较大;2022 年 9 月 16 日,普外一科祝智军教授、李维红主任为首的肝胆组团队在精密配合下,为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断流术」,手术十分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至今,患者无特殊不适,无再出血。
该手术主要解决了两个重点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切掉脾脏,解决掉脾大和脾亢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离断了门静脉间的反常血流,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复发出血的问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