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殊困难老年人?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他们缺什么?
生活上缺照顾、心理上缺关爱、医疗上缺护理、安全上缺保障,据《2022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 14.9%。为解决特殊困难老年人身心健康不足的问题,松山公益在铁山坪街道唐桂社区开展了「乐享银龄」项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小刘,你好久才又过来哦?」
「大后天就过来,好生吃饭,不要一天就躺起哟!」
「要得!」
——社工与特殊困难老人的对话
前期,松山公益联合社区网格员、楼栋长等多方力量,随机抽取 59 位特殊困难老人,开展「居家安全与身心健康」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为老人建立起服务档案。
通过问卷分析,团队了解到老人们存在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不足的问题;随即,将专业医护人员提供的学科内容,通过横幅、展架形象化展示,让老人们产生兴趣,有意愿主动了解并参与到活动中。
培训义诊讲座 ,将行动落在实地
技能培训 学救护
「医生,为啥要把一定要把大臂伸直哦?」
「只有这样,你才能把全身力气压在掌根上,压得动他的胸腔呀!这才是有效的心肺复苏。」
——急诊科高佳
松山医院生命医学中心吴宗琼,急诊科医生高佳围绕跌倒、气道异物埂塞、心脏骤停等急救内容,开展了急救技能培训活动,并对居民在急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对一指导。
坐诊看健康 一对一指导
「婆婆,你饭后血糖有 12.3 了!一定不要再吃甜的,少吃馒头包子,稀饭,多吃点粗粮!如果下次空腹血糖还高,那一定要去医院找医生看看!」
——发热门诊郑桃艳
急诊科医生何春燕、杨青青,发热门诊医生郑桃艳到社区现场坐诊,给老人们进行血压、血糖测量,结合老人的身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对失能老人进行入户面诊,告知老人家属日常饮食注意事项,从而激发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提升老人及家属的健康管理能力、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
知识讲座提意识
「为了预防大家突然晕厥导致摔倒,要做到'起床三部曲'哟,特别是有高血压的婆婆爷爷,一定要做到起床时缓 30 秒,起身时缓 30 秒、穿鞋时缓 30 秒。」
——妇产科胡燕
妇产科医生胡燕开展了慢性病知识讲座,讲座围绕老年人的日常基础疾病展开。胡医生以案例的形式,讲解了生活中的饮食标准,注意事项等内容,再通过互动问答,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
健康管理小组 建立同伴支持
「看来还是要多下楼和隔壁老张出去走走,不然这身筋骨都不好使了。」
——李爷爷
项目招募了 10 余位社区老年人参与健康管理系列活动,以高血压、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骨质疏松四种慢性疾病为主题,让特殊困难老人学习和掌握各类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不少老年人在活动最后相互交流,分享自身经验。尤其是「低糖雪花酥」的制作,激发了老年人的积极性,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将「健康饮食」这一理念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中。
手工制作 减孤独
「哈哈!我这个花比你的大个些哟!」
——黄婆婆
团队召集了 10 余名有手工爱好的老年人,参与到「百变扭扭棒·扭出新花样」创意手工活动中。期间,老人们不仅掌握了小雏菊、百合花、玫瑰花等制作方法,更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花友」,减轻了长期以来的孤独感。
个案服务入户,让问诊充满温度
「平时主要就是我们夫妻俩在照顾父母,他们行动不方便,平时出去看病都很难,现在有了社工的上门关心,还有医生上门看诊,解决了我们的难题,真的太感谢了!」
——李爷爷的儿子
李爷爷,88 岁,中共党员,退役空军,现因病导致瘫痪、口不能言,日常生活都是子女负责,没有自理能力。
了解到李爷爷的身体情况和家庭状况后,松山医院急诊科团队上门为李爷爷开展了健康问诊服务,服务过程中医生认真为李爷爷测量血压、血糖,并详细询问了李爷爷的日常服药情况,针对家人提出的服药后遗症,提供了相应的意见指导。
本次项目总服务 700 余人次, 电话访问覆盖率 100%, 为 59 名特殊困难老人建立了服务档案. 让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慢病防范意识和健康行为素养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